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金融学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全球背景下的中国经济、风险投资与资本五级价值增值、企业投融资技巧及案例分析;企业改制与上市操作;私募融资与风险投资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11月07日    东方网 徐洪才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11月2日公布的10月份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3.6,比9月份回升0.6%,创出了新高。制造业供需两旺,新订单指数继续在扩张区间内大幅攀升,外需虽然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但是扩张幅度显著放缓。

  需求强劲带动生产加速恢复,生产指数连续八个月处于扩张区间,并且比九月小幅上升,新订单量增加对产能进一步构成了压力,企业的积压业务量持续上升,工作积压率于九月几乎持平。10月份制造业企业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继续小幅增加,企业信心指数大幅升到了2014年9月以来的最高。

  经济回暖,但存在不确定性

  宏观经济整体上处在稳步回升、逐渐正常化的轨道。制造业虽然在一、二月份受到较大冲击,由于最近几个月复苏从而使得制造业和宏观经济,整体上在逐月复苏向好。

  1-9月份,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长-6.5%,但相比起1-2月增长-31.5%,已经明显收窄。制造业投资收益也累计同比增长了26.2%。这和GDP数据数据一致。一季度制造业GDP为-10.2%,二季度实现V型反弹,达到增长4.4%,三季度更进一步增长了6.1%。

  对于财新PMI指数和国家统计局制造业PMI不太一致的问题,不要做过多解读。因为经济已经连续八个月整体扩张向好,而且连续四个月是51%以上。虽然其中出现一点微调,但反映出经济整体向好的趋势不变。当然,由于外部疫情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大家信心虽然在恢复,但还有点不稳定。

  外需放缓和全球订单转移有关

  从10月财新中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来看,外需虽然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但是扩张幅度显著放缓了,主要原因还是受海外疫情影响。

  境外疫情反复会影响到全球需求。从近期石油价格走低反映出这一迹象,但是境外信心在逐渐恢复,我们也应该看到。前几个月,中国出口之所以大幅增长,是由于境外疫情严重,全球供应链中断,很多外贸订单都从别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中国来了。

  如果未来世界经济逐渐走向正常化,这种转移订单可能会减少。全球外贸形势跟宏观经济一致,今年都是负增长。未来,外贸企业还是要苦练内功、多管齐下,从长计议,比如谋求多元化海外市场以及出口转内销,促进技术进步,还有转型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等。

  企业家信心稳步回升

  10月份制造业企业的购进价格和出厂价格都是小幅增加,但是购进价格增速放缓了,而出厂价格却有所提速,这是为什么呢?

  不管是制造业购进价格,还是出厂价格都有增加的,尽管增幅有所放缓。这个出厂价格向上是大趋势,这和最近几个月整个宏观经济形势回暖一致,也与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相一致,比如说像铁矿石、动力煤、还有PVC指数等,这些工业原材料价格短期内基本上都是回升的。

  当然,购进和出厂价之间微弱变化,不要做过多解读。因为前期原材料涨幅比较大了,现在上涨空间就小一点。出厂价随着消费需求稳步回升,其回升速度会强一点。

  近期,在IMF上调未来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和中国经济出现强劲反弹的背景下,企业家信心开始稳步回升。财新制造业PMI当中企业信心指数大幅升到了2014年9月以来的最高,国家统计局数据也显示,十月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到了59.3%,高于上月0.6%。

  未来展望

  海外疫情还有可能反复,但在中国和美国等国家疫苗已经开始应用,这样就有可能控制住疫情的进一步蔓延,未来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都将稳步回升。外贸、投资、消费活动都将逐步恢复常态化。但是,疫情影响和前期各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及超常规的货币政策所带来的后遗症,都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

  (作者为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财经头条首席经济学家)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及时沟通》
一个男人在他妻子洗完澡后准备进浴室洗澡。这时,门铃响了。妻子迅速用浴巾裹住自己冲到门口。当她打开门时,邻居鲍勃站在那儿。在她开口前,鲍勃说,“你如果把浴巾拿掉,我给你800美元。”想了一会儿,这个女人拿掉浴巾赤裸地站在鲍勃面前。
几秒钟后,鲍勃递给她800美元然后离开了。女人重新裹好浴巾回到屋里。当她踏进浴室时,丈夫问她,“是谁呀?”
“是邻居鲍勃。”她回答。
“哦,”丈夫说,“他有没有提到还欠我800美元?”
——及时与同舟共济的股东分享重要信息,将会避免不必要的曝光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徐洪才课程
徐洪才观点
徐洪才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