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教授,战略学博士生导师 《从百年沧桑到大国崛起》《团队的灵魂与血性》《铁血军团》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10月24日    金一南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金一南,国防大学教授、国际战略问题专家,对世界格局趋势有着非常理性和深刻的展望。他在新书《为什么是中国》中,讲道:

中国与美国,并非相生相克,但在博弈较力。各自优势何在?未来何去何从?

2016年,金一南教授曾随团访美,临离开时,驻美武官请他用一句话简要概括对美国的感受。

金一南不假思索地说:一个衰老的帝国。

 

为什么这么说,金教授在新书中给出了答案,他用自己两次到美国出访的经历来形容内心的感受,对比是如此鲜明。

第一次,1997年,金一南首次到美国学习,飞机在纽约肯尼迪机场降落,从机窗向外一看,那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用金一南的话讲,美国人晚上不关灯,整个纽约城又大又亮,那时才感觉到什么叫超级大国。

第二次,2016年,金一南第六次访美,同样的肯尼迪机场,跑道开裂、荒草丛生,通往纽约的道路也是坑坑洼洼。到了纽约,市政道路建设也是破败不堪。甚至有人说,纽约的SUV车之所以特别多,就是因为路况太差了,而市政又没有钱去搞建设。

钱到哪去了,美国打了10年仗!

而看看我们国家的基础建设,高铁隧道、填海造陆,真是日新月异,现在令美国人着急的是,他们一直在打仗,而中国一直在大力搞建设,我们“基建狂魔”的称号可不是白给的。关于这一问题,《为什么是中国》一书详细分析了中国的优势所在,金一南将中国的优势总结为:制造优势、市场优势、开放优势,而首要的是制造优势,这也是令美国人最着急的事。

美国制造业长期占世界制造业总产值的20%以上,1980年,中国仅占世界的2.5%,到了2009年,中国异军突起,占比上升到18%左右,美国的占比也下降到18%,中美两国相对持平。

而到2018年,中国制造业已经占到29.4%,已经稳稳的世界第一了。据估测到2025年,这一数据可能达到40%至45%。

而且,据联合国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当前形成的经济规模无人能比,无人能够替代。

最令美国人头疼的是中国的教育规模,2001至2014年,中国新开设1800所大学,当前44%的中国大学生主修自然科学、工程学,而美国只有16%,中国正以每年50万人的速度“制造”工程师,未来将拥有全球最多的理工毕业人才,这可都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反观美国,年轻人都争先恐后的学习法律、金融、医学、信息技术,因为这些学科挣钱快、待遇高,那谁还想去学桥梁、钢铁、铁路?

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奥巴马,上台后都是高呼要回归制造业,即使疫情期间,特朗普也不忘复工复产,着不着急一看便知。

福耀玻璃老总曹德旺,曾经观察了美国20年才敢在那儿建厂,但招的工人,一般都是50岁、60岁的,40岁的算年轻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当蓝领。

用曹总的话说,美国要想返回制造业,那得回到20世纪70年代,以现在的条文法规和奖惩制度,美国的制造业是不可能恢复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要打压华为,因为制造的核心在技术,华为的5G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是有些国家最不想看到的,也不允许的。但中美贸易战打了两年多,又能怎么样,心理冲击大于实体冲击。

虽然我们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上还有很大差距,比如中国的芯片技术还有较大差距,但中国的航天技术、航海技术、卫星导航,中国的基建速度和能力已经引起了某些国家的恐慌。

我们一直在追赶,甚至是弯道超车。

看一看金一南的《为什么是中国》,您就会明白为什么美国非要和中国打贸易战,为什么制裁中兴、围墙华为了。

今年,《为什么是中国》6月份刚出版就好评如潮,这是继《苦难辉煌》之后,金教授再出的畅销书。

这本书,从“散沙、变局、星火、重生、醒狮、利益、制胜、大势”等方面,从百年沧桑到民族复兴,结合华为等企业发展问题,对中华民族复兴以及中美贸易战有十分深入的剖析,本书直击热点,许多都是第一手资料,读后让人大呼过瘾。在此强烈建议大家入手一本,给自己、给孩子、给朋友讲这点历史和热点问题,对提升你的人设肯定大有益处。

还有《苦难辉煌》这本书,被印刷了50多次、售出200万多册的革命历史题材的畅销书籍,背后又有着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故事?感兴趣的一定要看一下。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金一南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