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冠病毒引发肺炎疫情,会对经济造成哪些影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吕随启认为,疫情导致的区域封闭、人员禁行、企业停工停产,有可能带来运输成本上升、生产要素流动受阻、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债务违约率上升、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等一系列不利影响。

以下为吕随启教授的观点:
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将会进一步放缓,2020年GDP增速可能会下滑到6%以下。
第二,受此次疫情影响,中国经济的三大引擎——投资、消费和出口可能下降。积极财政政策空间缩小限制了投资,可支配收入压缩限制了消费,疫情应对的制约限制了出口,这是显而易见不容回避的事实。
第三,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的疫情定性,贸易对手国的旅行、检疫的政策措施,有可能使中国产品的出口不再那么顺畅,势必对中国的出口创汇能力产生影响;而中美贸易第一阶段协议的履行必然增加对美元等外汇的需求;国际收支有可能提前由原来的顺差转入全面逆差;外汇储备的减少以及外汇供求格局的趋紧有可能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巨大的压力。
第四,疫情导致的区域封闭、人员禁行、企业停工停产,有可能带来运输成本上升、生产要素流动受阻、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债务违约率上升、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等一系列不利影响。
第五,上市公司基本面恶化使资本市场的有效支撑减弱,存量资金博弈格局依旧,趋势上震荡下行的方向不会发生变化。企业直接融资的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第六,通货膨胀压力有可能加大,人们的生活成本可能会因此上升。政府解决民生问题的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
总而言之,此次疫情的严重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料,给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目前尚难以准确估计,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疫情,我们必须有勇气承认现实,接受挑战,不畏困难,共克时艰,只有这样才能早日战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