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作家,王阳明心学研究、普及者,北京三智书院阳明心学研究院执行院长 《阳明心学》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19年12月17日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王阳明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曰,“圣人行事如明镜,物来则照而已”;曰,“致良知”
 
即使你对“心学”一无所知。这也是会是一场机缘,所遇所闻,将以天性使然,发乎自然,沿“心”道行走。而今闻圣人之言,实为撼动。
 
人生,正是明确方向。遇事心定,物来则照,孜孜修行。时光可贵,心定则为惜时,则为勤学。
 
致“正”道,自省,自警,铭记于心。何为“正”?致良知(光明良知),知行合一。自微处起始,自可行处起,则事事皆可炼心。
 
 
度阴山?
 
他,是一位畅销书作者。一本《知行合一王阳明》即便已经卖到突破200万册,但书迷们还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很多人都认为他很低调,他却说:“并非是你们所想的那样,我的书在全国各地各个书店都有,而且都在显眼位置。同时,我也在到处讲阳明心学的课。”当然,正如他和粉丝互动时说的那样,“人人心中都有良知,人皆可为圣贤,所以人人都是平等的,不存在高调低调的问题。只要你肯致良知,你就是圣人,人人都是圣人,何来高调低调。”
 
言及此,相信很多人已经猜到他是谁了。
 
他,就是度阴山,一位努力探索知行合一的阳明心学专家。
 
 
 
阳明心学,缘起高中
 
提起高中时读书,他说读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时常心潮澎湃。“唯物主义是一定正确的,但我特别喜欢唯心主义,与其说我喜欢唯心主义,不如说我喜欢‘心’这个字。它灵动清新,‘物’字和它一比,简直是头蠢笨的牛。”
 
教科书谈到“唯心主义”时,特意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就是王阳明的。说有一天他和朋友去看花,朋友问他,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你看这朵花,在山中自开自落,不随你的心而开落,你做何解释?
 
王阳明的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教科书严肃地批判道:“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坚决要不得。”
 
 
 
但度阴山老师却觉得这段话非常有意蕴,而且王阳明的本意并非是闭上眼睛,花就不见了。
 
花固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如果你不和它建立链接,它对你而言,就什么都不是。
 
心外无物,走进王阳明
 
“心外无物,其实是一种提倡:关注你最应该关注的,少关注那些和你无关的事物。”度阴山老师说。
 
后来,他看到介绍王阳明的书,说王阳明是刽子手。因为他在江西和广西剿匪,杀了好多革命的农民兄弟。
 
再后来,他看了王阳明的各种文集和公正客观的传记,发现王阳明其实是个很厉害的伟人,值得我们学习。
 
但学习王阳明什么呢?
 
恐怕直到今天,很多人都在绕着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打转。
 
 
依度阴山老师之见,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确切的说,它有一种其他哲学所没有的,或者说是不能很快入手的方法论。而这一方法论,简易明快地催生了王阳明的俗世智慧。
 
简单而言,阳明心学给我们每个普通人最大的价值就是,“它能在俗世中指导我们的人生”。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都会遇到困难,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遇到困难如何解决,这就是阳明心学的价值所在。它提供给我们的是从源头(本心)上下手,而不是头痛医痛,脚痛医脚。”
 
人做正确的事,
 
比正确地做事要高明
 
于个人而言,阳明心学对他的帮助应该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做事的效率,做事不拖拉。因为王阳明说,但凡是你良知认定的事就是正确的事,“人做正确的事,比正确的做事要高明”,人生效率会大幅度提高。
 
做正确的事,绝对不会错,这就是阳明心学俗世智慧的精华。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度阴山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