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Margaret Heffer 商业英才网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速度这个词已经太过时了。曾经——也就是大约十年以前——速度几乎意味着一切。彼得.德鲁克说我们应该像建立像帐篷一样的公司:快速搭建、快速拆除。速度也是《快公司》杂志的核心精神,这种精神直接地反映在杂志的名称上。该杂志创刊于1995年,它在宣传海报中引用了Hunter S. Thompson的话:“快一点,再快一点,知道对速度的爱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我之所以记得这张海报是因为它一度被贴在我的办公室内。

  但是,我最近却发现了一些公司,他们的做法恰恰与之相反,他们喜欢慢!!因为他们相信慢和审慎是他们的制胜之道。

  其中一个例子就是Eileen Fisher,这是一家服装公司。当我第一次想写写这家公司的时候,他们让我等了一年才计划 了一次约见。那个时候,他们的这种做法让我很崩溃,但是现在,我已经深入了解了这家公司,我理解了他们的做法。在这样一个潮流不断变换的时尚行业里,Eileen Fisher 的目标是制作和生产经典服装。当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我们最好是购买一些不会过时的衣服,这样就不会再穿过一季之后就丢掉它们,而新的衣服也可以和以前买的衣服搭配,非常方便。他们并不追踪潮流时尚,但是他们的客户了解他们,并且多年追随。该公司每个季度的新款推出都很迟缓,每一款都精雕细琢,经过全公司内80到100个人之手才会成型。

  这种“深海潜水”式的做法必然需要耗费很多时间,但是这种做法带来的成绩也是非凡的:该公司的销售量在过去十年内增长到了原来的三倍,利润和销售率也远远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该公司也许会认为如果不是采用了这种“慢”的方式,就无法取得这样的成功。

  Bo Burlingham在自己精彩的著作《小巨人》中描述了类似的一家公司:Reell精密制造。该公司的管理层要求所有的决议最终都必须全体通过采能够实行。这意味着改公司的决策过程通常会非常长,而且充满痛苦。但是也意味着该公司的三位创始人对于质量、流程和道德的问题思考地非常深入。他们并没有一味追求速度,他们有时间把问题想清楚。这让他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即使是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时候也是如此。

  慢能够有这样的效果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应该并不意外。当今的企业面临的绝大部分问题都是深刻而复杂的,通常也无法轻松快捷地得到解决。我们也许认为我们可以用一封电子邮件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够不再陷入多项交织的任务之中,停下来认真思考的话,效果可能会更好。这样做一定会带来一些不同;已经有很多人都从速度成瘾的状态里解脱出来了。

  慢食运动现在开展的非常好。也许我们也应该开展一场慢商业运动。也许该创办一本杂志,叫《慢公司》。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耳聋的青蛙》
有一次,有一群青蛙比赛爬上一座高塔。

许多人聚集在高塔周围观看。他们不相信参赛的青蛙能登上塔顶,于是大声喊"别费劲啦!你们这些青蛙是不可能到达终点的!"听到这些话,一些青蛙开始退出比赛。但有一些青蛙还在坚持,向塔顶前进。

观众们继续在喊:"别费劲啦!你们也不会成功的!"随后不久,青蛙陆续放慢脚步,放弃了比赛,此时只剩下一只青蛙还在默默地向上爬,而且越爬越有劲。

接近终点的塔顶了,那只青蛙用尽全力终于登上了塔顶。此时塔下群众一片欢呼声,歌颂这位青蛙英雄。

人们好奇地想知道这只青蛙是如何坚持下来的。于是对它进行专访在,此时人们发现:原来这只青蛙是个"聋子"!

管理故事哲理

切记,什么时候都是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永远不要让别人的悲观情绪毁掉你心中最美好的希望。对于新晋升的管理者也是如此。以前的同事,成了自己的下属。这种角色的转换完成之前,尤其是过渡期,新工作难以开展,抱怨也逐渐增多,以致于最后可能都怀疑自己根本不是当管理层的料儿。这时候,再加上身边某些心怀不轨的人,在边上私下谈论、扇风点火,事情往往会朝坏的方向发展。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么不妨就"装聋作哑"吧,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