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京瓷公司一直把“留有余裕”作为经营方针,所以,当京瓷处于“不行”的状况时,其实仍然还有希望。

——《京瓷哲学:人生与经营的原点》

01

经营企业时,“坚持到底”是成功的不二法门。越是忍不住要放弃时,越要坚持下去,直至取得成功。

然而,现实中的大部分企业家都会半途而废。这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能够持续支撑的资金储备,要想坚持到成功那一刻,必须具有充裕的资金。换言之,要想把“认为不行的时候,正是工作的开始”落实为公司的理念,就必须采取留有余裕的经营方式。

京瓷哲学中有“在相扑台的中央发力”一说。如果身在相扑台中央,就说明离边线还有一段距离上的富余。因此才有条件和对手持续角力。

人们通常所说的“不行”往往是指真正无力回天的状态。脚即将跨出相扑台边线,即便大喊“我还要努力”,也是徒劳。

反之,京瓷公司一直把“留有余裕”作为经营方针,所以,当京瓷处于“不行”的状况时,其实仍然还有希望。

比如,一位企业家从事着两项事业,一项是从父母那里继承的本业,一项是自己开拓的新事业。可这项新事业出现了赤字,且连续几年都不见起色,于是企业家就试图放弃,但因为公司还能依靠本业盈利,所以可以把新事业坚持做下去。

02

不过,不管是从零创业,还是涉足新领域,“留有余裕”的道理也并非总是适用。就以我创业初期的经历来说,如今回想起来,当时各方面都完全没有富余。

当时,我与7位合伙人创立京瓷的最初目的是“向世人展示稻盛和夫的技术实力”。在之前的公司里,有领导对我的研究持反对态度。学会等组织则存在学阀,由于我毕业于地方大学,又在濒临破产的公司工作,因此我的论文不受重视。无论我取得了多么出色的研究成果,都得不到应有的评价。于是,我的合伙人就把创业目的定为“向世人展示稻盛和夫的技术实力”。

当时,合伙人还对我说:“假如公司发展不顺,即便出去干体力活赚钱,咱们也要保障稻盛能够继续开展研究。这样坚持几年,咱们就能拿着他的研究成果,向同行和世人展示。”

换言之,在京瓷公司创立时,就提前做好了“不行”的最坏打算。

03

不少企业家仅仅因为流失了一两名员工,或由于资金周转困难,事业发展不顺,便开始嗟叹“不行”。对于这种态度,我不敢苟同。

有的人还说:“汽车也被高利贷公司收走了,剩下的只有债务和几名员工,我只有放弃。”但在我看来,没有汽车,好歹还有自行车。哪怕连买自行车的钱都没了,城市里有的是别人扔掉不要的自行车,随便捡一辆,骑着它去跑业务也行。

归根结底,抱怨“事与愿违”者,往往是自己主动设置障碍的人。“没有汽车就没法跑业务”、“没有上百万日元的资金就无法运作”……像这样给自己设置障碍、限制自己能力发挥的做法,当然会导致事业失败。

在我看来,只要肯努力,哪怕身无分文,照样能成功。

我刚才谈到,必须要“留有余裕”,但如果现实环境非常严酷,即使没有“余裕”,也要坚持努力,不惜拼尽所有。

“不管背上了多少债务,好歹还有一条性命。自己至少还有手有脚,身体健全。”要抱有这样的无畏精神,坚持到底。

总之,“留有余裕”是我所提倡的理想状态,但即便一无所有,也要继续努力。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屠夫与和尚》
从前有一个和尚跟一个屠夫是好朋友。和尚天天早上要起来念经,而屠夫天天要起来杀猪。为了不耽误他们早上的工作,是他们约定早上互相叫对方起床。
多年以后,和尚与屠夫相继去世了。屠夫去上天堂了,而和尚却下地狱了。
Why?
因为屠夫天天作善事,叫和尚起来念经,相反地,和尚天天叫屠夫起来杀生……
——你做的东西是不是都是你认为对的,却不一定是对的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