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3月17日    FT中文网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富二代

富二代

据FT中文网报道,中国已经产生了一批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财富可与西方“旧贵”(old money)匹敌。他们的成功还在中国催生出了一个新现象:“富二代”(2Rich),即富家第二代。他们的父母通过辛苦打拼,既收获了财富,也赢得社会的尊敬,而富二代却以挥霍无度和开名贵跑车而闻名。

当成熟经济体还在继续着几代人之间缓慢的财富转移时,在中国这样飞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第一代企业家富豪以及他们的下一代不过是一个新形成的群体。这些现年五、六十岁左右的企业家已经开始考虑有关退休和家族企业管理权由谁继承的问题。他们是会把亲手打造的王国交给家族以外的职业经理人呢,还是交给自己的子女?富二代愿意接班吗?他们做好了接班的准备吗?

我们在2013年启动了一个计划历时数年完成的研究课题,现已完成了一组与中国富二代面对面的访谈,旨在深入剖析这个重要话题。以下是目前我们所获得的几个重要发现:

首先,接班人肯定在家族内部产生,这是主流趋势。没有一个创业者表示有意将控制权交给外部职业经理人。中国的家族企业十之八九仍只会让家庭内部的人来管理,富二代将继承第一代所创办的企业。

这就引出下一个问题:富二代有意愿接管家族企业吗?如果有,那么他们做好接替父母的准备了吗?为解答这些问题,我们调查了他们的教育背景、态度以及经历。

富二代普遍接受过商业领域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比如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等等。所有受访者都上过大学,其中不少人还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近一半人曾留学海外,大多数人在美国留学。看起来,为领导家族企业,他们已受过良好培训。

那么,拥有如此高水平现代商科教育背景的富二代们,能在父母创建的公司胜任CEO一职吗?我们的调查虽无法给出直接答案,但不乏一些能说明问题的发现,可以指导我们思考。

当被问到继承公司的理由时,80%的富二代表示是因为父母健康状况不佳,缺乏精力。只有20%的人给出的理由是父母认为他们已经成熟,做好了接班的准备。大多数人认为继承公司的主要挑战在于“缺乏经验”。

我们的调查还显示,富二代们迫切想对家族企业做出改变。在已经进入家族企业工作的受访者中,几乎所有人(97%)都认为公司需要作出改变。当谈到是何种改变时,59%的人想对家族企业作出“革命性的改变”。

我们还发现有些人不愿接手家族企业。相当一部分富二代(至少五分之一)选择创办自己的企业,且大多进入了与父母不同的领域,以此来“证明自己”。除了这个理由外,“家族企业太过时”也是他们不想接手上一代事业的另一主要理由。

我们采访了一位白手起家的成功企业家胡先生,他说:“孩子们不想跟我们一样脚踏实地地苦干。我们干得实在太苦了!他们想让我们把钱给他们,然后投入到私募股权基金,并让那些为他们辛苦工作的人分享投资。”

好了,从这些答案里,我们能总结出什么呢?

未来十年,我们将看到许多第一代企业家退休,然后新任掌门人接管家族企业。中国的法律环境仍然十分不完善,无法为被动投资者提供有效保护。自然而然地,创业者不愿将管理权交给外部职业经理人。他们把职业经理人比作小红帽故事里披着外婆衣服的“大恶狼”。用一位企业家的话来说,“一旦你把孩子交给‘狼外婆’,狼外婆就会吃掉你的孩子。”

从上述访问来看,中国民营企业的未来相当堪忧,家族企业在近期不大可能实现职业化。富二代既缺乏经验,也没做好接管家族企业的准备。而且,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大多数富二代都没有兄弟姐妹,这一现实可能造成家族内部接班人选有限。

不过,多数富二代还是满怀雄心,想从根本上改变其父母的经营方式。考虑到他们的自负源于所受的商业教育,再加上缺乏经验,他们很可能会犯下许多错误。台塑集团(Formosa Group)已故的传奇创始人王永庆曾经告诫说,一位成功企业家最失败的做法,就是让拿了美国MBA的儿子来接管自己的企业。

从积极角度看,富二代将带来新理念,并推动中国民营企业迈上新台阶——假设这些理念奏效的话。而且少了兄弟姐妹的竞争,家族内斗也随之减少,增加了平稳交接的几率,这可能有利于完成管理权交接后的有效管理。

最后,再来谈谈一个密切相关的心得体会:商学院教育最大的不足,也许就是无力塑造成功的企业家。商学院能教授管理、营销、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技巧,但无法注入心态、韧性以及企业家起起落落的人生历练。

胡先生说,成功企业家在进行艰难抉择时所必备的直觉和远见,只能从解决“现金流为负时,员工的下一笔工资从哪儿来”这类实际问题中得来。

(来源:FT中文网,本文作者为美国欧道明大学(Old Dominion University)李少民教授和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朴胜虎教授(Seung Ho Park),他们负责“新兴市场课题”(Emerging Markets Project)的“富二代调查”(Survey of 2Rich)。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