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史光起 聪慧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曾几何时经销商风光无限,不必考虑生产管理,不必考虑市场风险,只要产品从自己手中倒一下就可以赚钱,市场也相对好做的多。可到了今天,经销商和厂家一样,背负了很多风险,也要考虑如何做市场,如果不尽力去做,一年下来可能是两手空空,而一些刚入行的新经销商甚至可能赔钱。这时,作为经销商就不得不多学习一些相关的技能,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笔者总结了5点经验技巧,经销商掌握后基本可以保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选择适合自己的厂家与产品

    在市场中,厂家与产品没有绝对的好坏,选择时,是否适合自己更为关键,如果自己是新入行,经验不丰富的经销商,那么选择一家成熟的大厂家最好,虽然选择大厂家利润较低,但风险较小,一般这样的厂家可以提供完善的经营指导,甚至保姆式的服务,但这个时候经销商处于弱势地位,只有服从与照做的份,但这对刚刚上路的新手也到适合,慢慢从厂家处学习经验与技巧,对于新手或刚入某一行的代理商而言选择一个有实力的东家十分关键。如果是老经销商,有市场运作经验与渠道网络,并且有眼光有胆识的话,笔者更建议可以与一些有潜力的新厂家合作,代理一些新品牌。因为新厂家或小厂家没有市场基础与威信力,为了拓展市场往往给出较为丰厚的销售政策,比如独家代理权资格、较长的帐期、丰厚的利润空间等。因此,新品牌的产品往往蕴涵着巨大的商机,虽然新品牌市场开发很困难,若一旦市场认可,作为开国功勋的经销商也都可以赚的盆满钵满。但这种情况最好选择品牌集中度低或不十分注重品牌的产品,还要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产品,比如自身具有的是渠道优势还是营销能力等,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产品可以大大提高成功率。但前提是要对厂家、产品做细致的调查,如厂家的营销能力如何,管理是否科学,产品质量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厂家并没有把经销商当作同志,而是当作一个工具或干脆就是出货的对象。比如产品在招商阶段疯狂打广告,让经销商看到后增强信心,于是大量进货,可到了产品上市时却没了动静,而厂家圈走钱后悠然地看着经销商用各种办法拼命去销售,还美其名曰:“渠道推力营销”有的甚至卷款失踪,让经销商有苦难言。而有些产品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用铺天盖地的广告与华丽的包装来蒙蔽经销商的眼睛,进货后根本卖不动,退货时又吃了闭门羹,上船容易下船难。新经销商往往是这类企业捕猎的对象,这时对厂家与产品的细致考察就很关键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到其样板市场暗中考察,没有样板市场的就要对厂家的信誉、实力、产品质量、市场需求等做细致的调查与分析。

    2、注意掌控生存发展的命脉要素

    作为经销商,有一些关键环节必须时刻把握住,这些环节有些看似并不十分重要,但忽视对其的掌控后果将非常严重。以价格体系为例,有时为了完成任务或见市场低迷时,放松了价格管制,可一但开了这个口,就很难再规范,极易引起渠道内巨大的负面后果,甚至厂家也会加罪。所以,严管价格体系不仅是厂家的事,为了自己长远的利益也要严格管理。再如厂家与经销商都很头疼的窜货问题,经销商发现后多是委屈地向厂家举报,等待厂家出手。其实,防范或打击窜货时经销商主动出击,拥有防御能力与敏锐的应对速度,远比等待厂家解决问题的效果要好的多。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分工》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