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蔡辉 经理人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在中国和印度经营企业需要创造力、适应力和实验性探索,在这里,风险管理是生活方式,而不是后台职能

  企业领导人正处于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进退两难:政府干预和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员工敬业度和信任感不断下降。企业领导人有必要改变领导风格和领导方式吗?

  其实不然。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董事长兼CEO James M. Cornelius认为:“优秀领导力无论在坏年景、好年景还是变化的环境中都是一样的。”中国和印度的首席执行官关心的是责任感、沟通、激励以及人才培养等问题,而西方的CEO也不例外。当然,发达市场和发展中市场具有极大差异,例如,发达市场的企业领导人可能需要在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市场为企业谋求增长。相反,发展中市场的企业领导人需要抵御西方企业的进攻,捍卫自己在本土市场的业务。

  企业领导人正在充满着政府干涉、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的经济风浪中航行。正如惠而浦公司的董事长兼CEO Jeff M. Fettig所说:“我过去常常对我们巴西的员工说,有一天等巴西成长为一个市场,它就会像美国或欧洲一样。而实际上,世界其他地区现在变得更像巴西了。”

  显然,对企业领导人的工作要求也比过去高多了。我们最近访谈了九位企业的CEO,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和全球不同地方。他们担心的问题包括:向组织灌输决断力和责任感以及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这些是领导力基因中常见的棘手问题。

  决断力和责任感,这是在经济大衰退时期最需要的两种领导素质。巴斯夫执行董事会董事长Jürgen Hambrecht谈到了“以有条理的方式果断采取行动”的必要性。澳洲航空公司首席执行官Alan Joyce回应了这一观点:“危机来临时,你必须在没有完全掌握信息的情况下迅速、果断地作出决定。然后在必要时再纠正它。”

  发展中市场的企业CEO显然也需要果断的行动、清晰的职责划分以及反应能力,即便他们的企业在过去18个月中并没有处在风**中心。以计算机科学教授的身份开创自己职业生涯的东软集团(16.52,0.25,1.54%)董事长刘积仁也认识到了面对互相冲突的选择时决断力的重要性。他表示:“人们对机遇总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作为一名领导人,你必须作出选择。”同时,刘希望他的经理们能够有自信和信念积极行动。“如果人们可以自己作决定,如果他们承担着义务和职责,他们会变得更加聪明。”

  人员、人才和文化。人员推动企业的业绩发展。这在服务行业(比如投行)一直是公认的事实,但是在制造业和其他资产密集型的行业也广受认可。正如波士顿咨询总裁兼CEO Hans-Paul Bürkner所指出的:“所有的企业都是关于人的业务。无论你是制造商、制**公司或者咨询公司,人是创造不同的关键所在。”

  所有的企业领导人都强调必须探索积极能动型员工所能提供的创造力和能量的宝库。卢英德(Indra Nooyi)的百事公司和刘积仁的东软集团处于企业频谱中的不同位置,但这两位CEO都谈到了从情感上建立员工与工作的联系以及企业培养员工的必要性。刘积仁说:“我们试图为员工建立一个良好的职业平台,并为每个人提供足够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潜力。”

  领导力正成为一个双向车道。来自东方的企业领导人一直热切学习西方的领导力实践。刘积仁直接与西方企业竞争,并表示试图学习他们的管理实践。发达市场仍然有很多可以提供给发展中市场的东西,包括一些制度化的实践,比如继任制度和企业文化建设等。而中国和印度的企业领导人也有一些经验可以传授给发达市场的同行。

  在中国和印度经营企业需要创造力、适应力和实验性探索,这里的企业领导人都是实时推行战略。在发展中市场,风险管理是生活方式,而不是后台职能。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