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中国新闻网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香港《商报》26日刊发署名方润华的评论文章《人治与法治》,文章说,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治”观念根深柢固,但近代社会发展惊人,各行各业对人才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家族公司若想跟上时代潮流,必须在体制上确立“法治”而非“人治”。

  文章摘录如下:

  在以往的华人社会,家族企业通常是“任人唯亲”,家长式管治,目标是将家族事业代代相传;综观国家政治方面,亦自古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圣贤明君身上。由此可窥见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治”观念根深柢固。

  随着世界经济大同,东方传统与西方理念正面交锋,中国人希望藉提高道德修养带来廉洁善政,管治以人为本,法中有情;西方社会则对人性比较悲观,首先假设人是自私及损人利己的,故以法制衡,违法必究。孰优孰劣?各执一词。

  但观乎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腾飞,道德观念却每况愈下,道德重整又谈何容易,相信法治精神将越来越受重视。曾经盛极一时的“科龙”企业1993年已在香港上市,其创业老总潘宁谈及香港与内地经营环境差别时说:“在香港不需要结识官员,百分之百时间可用于市场和业务,回到内地,你非应酬不可”,一言道破中国“人治”状况对经济发展的掣肘,同时更证明香港健全法制之可贵。

  “法治”在辞渊中解释为:“以法律为治国依据,如立宪制度称法治,对人治言。”中国近代史上虽多次立宪,但法治观念仍未深入人心,值得中国人反省深思。

  在企业管治中,习惯“人治”的中国企业常常碍于人情,难以赏罚分明,发生过失亦不愿承担,不敢面对现实,甚至拖延隐瞒,导致恶化。反观西方企业作风现实,一旦发现对公司不利,大刀阔斧解决,看似毫无人情味,实乃企业生存之道,正如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物竞天择”、“汰弱留强”,看似残忍,实质上却有效推动了社会进步。

  近代社会发展惊人,各行各业对人才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家族公司若想跟上时代潮流,必须在体制上确立“法治”而非“人治”,才能吸引优秀人才为公司效力,以现代化管理模式,确保公司屹立不倒。李嘉诚先生能成为华人首富绝非侥幸,端赖其高瞻远瞩,以高薪广聘专才,知人善任,集中外管理模式之优点,建立优秀的人才团队,使家族公司成功迈向国际知名大企业。

  以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营商中的人脉关系固然重要,但终将会被专业知识所取代,希望法治能在中国早日实现。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夜市》
夜市有两个面线摊位。摊位相邻、座位相同。一年后,甲赚钱买了房子,乙仍无力购屋。为何?原来,乙摊位生意虽好,但刚煮的面线很烫,顾客要15分钟吃一碗。而甲摊位,把煮好的面线在冰水里泡30秒再端给顾客,温度刚好。

境界思维:为客户节省时间,钱才能进来快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