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企业渗透所有方面的“宪法”,没有诚信,企业将不仅仅受制于客户资源的流失,更是造成企业一盘散沙的根源。重庆力帆的老板尹明善 经营管理 多年的心得:宽容失败,鼓励成功;异想天开,才能茅塞顿开,大胆妄为,曾能大有作为!其中的“宽容失败,鼓励成功”就是诚信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管理要义。
放权:企业最怕的就是“没人管”和“多人管”,这都是不放权造成的。如果老板或者是上级管理者能够充分信任一个管理者,那这个管理者就会发挥出其全部潜能,而且在他所管辖的项目里,也可以做到“有人管”,同时也能有效地避免“多人管”。毛主席说:领导干部的工作就是“出主意,用干部”;张瑞敏讲:一个企业的领导就是两件事,一是拿主意,一是用好人。而毛主席和张瑞敏的言外之意还有:布置好,马上离开的意思,也是说,领导者拿完主意,用对人之后,就应该不再轻易插手,也就是放手去做。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有默多克和刘长乐。吃屎都要尖的默多克为了能够打开华人世界的新闻窗户,他放手给刘长乐去做凤凰卫视。这也是我们常听到的:刘长乐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则是对于每一个栏目的一切活动几乎是不管不问,很多人因此成为了凤凰卫视名人或者红人,也成就了凤凰卫视的很多名牌栏目。
激励:激励是体验员工价值最重要的精神礼品。激励是保证整个团队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的根本要求,而不仅仅是工资的多少和职务的高低。全球知名的CEO杰克.韦尔奇在当了最高领导者之后,仍然念念不忘自己在塑料公司总经理位置上的时候,每取得一次成功之后,而小聚庆贺的满足和对整个团队的巨大鼓舞。
企业管理 的误区:企业管理就是管人。这是长期流行于企业的错误观点。人不是生产资料,不是管理就能管好的,或者是说不是你一个管理者能管理好一个人的或者是短时间内就能改造一个人的。而是根据不同的事情或要求,结合人的特点去实施搭配,而不是去强行改变一个,让他去适应你对某件事情的理解所需要的特点。管理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领导的“领和导”,或者是引导。对于整个管理过程来讲,就是:明确、自然、规范、上轨道!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