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许多中国企业都面临转型,而转型的实施最终需要员工改变行为,然而改变的个人行为都很难,更何况要改变整个组织的行为呢?理解认知科学最新发现: 经理人 们可以考虑到人脑的生理学特性,领导并影响员工的精神转变,从而进行成功的组织变革。
 
    有趣的新发现
 
    改变是痛苦的。想要改变积习,需要全神贯注。这常常令人们生理上感觉不舒服,所以他们会尽力抵制转变。
 
    条件反射不起作用。施以正确的激励,期待改变会自然而然的发生。然而临床研究以及对工作场所的观察都表明,凭借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很难使改变在长期获得成功。
 
    过高估计人本管理。实际上,传统的说服等移情方法不能有效地令人们转变。当人们自己解决了一个问题时,大脑会释放出一种类似象肾上腺素的神经传递素。这种现象表明,教练提一些切中要害的问题并帮助客户自己找到解决之道,这种方法比向他们演讲或给他们直接提供解决方法好。
 
    集中就是力量。集中注意力于精神体验,无论是想法、洞见,还是你想象的一个场景,都能令大脑保持与那种体验有关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集中注意力于某种特定的脑力连接,可以令相关线路打开,这最终不仅建立起大脑中的化学联系而且令大脑结构产生稳定的物理变化。不断地集中注意力能再造大脑的模式。
 
    期望形成现实。认知科学家发现人们的意境地图、理论、期望以及态度,在人类感知上比以往所理解的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可以由安慰剂效应得以很好地证明。
 
    那么,你该如何推动改变?意境地图的影响暗示着要培养洞见的产生。大规模的行为改变要求意境地图的大范围改变。这也反过来需要一些事件或体验令人们可以有效地自我驱动,比平时更快地更显著地改变自己的态度和期望。研究发现表明产生洞见时,大脑建立起了一系列新的连接。这些连接有可能加强我们的精神资源并战胜大脑对改变的抵制。为了达到这个结果,我们需要靠不断地集中注意力以主动地产生洞见。这就是为什么员工主动想要去改变,改变才会成功。领导者想要人们的想法或行为发生改变,就应该学习如何辨认,进行鼓励以及深化团队的洞见。
 
    注意力强度形成一致性。重复的、有目的性的以及集中的注意力能够使人长期改变。对特定领域或精神体验越集中精力,注意力强度越强。注意力足够强,个人想法和精神活动就能变成大脑固有的部分。个人如何感知世界以及人的大脑如何工作,关键是使人们对新想法集中注意力。
 
    让精神改变成为现实  
 
    把有问题的行为留在过去,集中辨认并建立新的行为。天长日久,新的行为会在大脑中形成主要路径。也可以通过提问促进洞见的产生来实现,但提问的目的应在于解决问题而非试图给予忠告。
 
    世界上有那么多令人分心的事情,而且大脑中每秒都会创造新的意境地图,最大的挑战是对某个主意集中注意力。领导者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醒他人注意有用的洞见,由此令其注意到被忽视的注意力。
 
    在组织中若想改变成千上万人的想法,通常的做法可能是通过一些文化调查辨认组织中当前的状态,希望可以通过确认问题的原因以解决它。基于我们现在对大脑的了解,更好的方法应该是绘制一个企业更广阔的场景,而不是刻意去确认人们应该做出哪些改变。领导者应该让员工用自己的洞见去描绘新的行为,在此过程中,开发有可能成为大脑中固定线路的回路以加强新的意境地图。然后领导者通过促进讨论以及企业活动让团队对自己的洞见集中注意力。在此之后,领导者的工作就应该是经常提醒团队,这样伴随着信息,意境以及能量流的企业地图成为组织的主导方式。
 
    也许你会想,这些听起来都太简单了。要想组织改变成功,仅仅就是让人们集中于解决方法,让他们自己得出答案并令他们集中于自己的洞见。很显然,这就是大脑想要的。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假设可以废除监狱。》
 美国学者拿破仑·希尔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问一群学生:“你们当中有多少人觉得可以在三十年内废除监狱?”

  确信拿破仑·希尔不是在开玩笑以后,马上有人站起来大声反驳:“这怎么可以,无论如何,监狱都是必须的。”

  其他人也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有些人天生坏,改不好的。”“监狱可能还不够用的呢!”还有人说有了监狱,警察和狱卒才有工作,否则这么多人就要失业了。

  拿破仑·希尔接着说:“你们说了各种不能废除监狱的理由。现在,我们来试着相信可以废除监狱,我们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大家开始思索。过了一会儿,才有人犹豫地说:“成立更多的青年活动中心应该可以减少犯罪事件。”不久,其他在10分钟以前坚持反对意见的人,也都开始热心地参与了,纷纷提出了自己认为可行的措施。“先消除贫困,因为低收入阶层的犯罪率比较高。”“采取预防犯罪的措施,辨认、疏导有犯罪倾向的人。”“借手术办法来医治某些罪犯。”……最后,共提出了78种构想。

  启示:当你认为某件事不可能做得到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为你找出种种做不到的理由。但是,一旦你相信某一件事确实是可以做到的,你的大脑就会帮你找出能做到的各种方法。我们认为很难的事情,到底有几件真正是不可能做到的呢?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