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总裁网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成功的领导者应该具有怎样的个人素质,这个话题被讨论了很久,市面上出的论着也多如牛毛,国外的国内的成功企业家的传记很多,介绍他们成功的经验也各不相同。在这琳琅满目的企业家群体像中,你很难找到他们的共同之处,反而他们独自拥有的个人魅力和个性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企业家近似疯子,有的企业家非常吝啬,有的企业家很暴戾,有的企业家几尽沉溺于酒色。所有这些好像并不妨碍他们的企业的成功,反而成了他们各自成功的方法和密码。但我们深入研究,不难发现企业家纵有各种个性但所有领导者其实都具备两个共性的素质,这就是仁心与慧思。
 
    有关领导者应该具有的两个素质是仁心与慧思,中国古代的名相管仲曾经与齐恒公有过一番精彩的讨论。《史记》记载,桓公谓管仲曰:“寡人有大邪三。不幸好畋,晦夜从禽不及,一。不幸好酒,日夜相继,二。寡人有污行,不幸好色,姊妹有未嫁者,三。管仲曰:恶则恶矣,非其急也。人君惟不爱与不敏,不可耳。不爱则亡众,不敏则不及事。”这段对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齐桓公对管仲讲,我有三个很大的缺点,一爱打猎,玩到天黑了也不停止;二好喝酒,日夜不停;三好女色。管仲对齐恒公回答说,这三个缺点是很严重,但不是最重要的,领导人最不应该的事是不爱护下属和不勤政。不爱护下属就会失去别人的拥戴。不勤政就做不好事情。管仲其实在这里所提出的领导者应具有的两个基本素质就是勤政和爱民。中国常以廉洁奉公、勤政爱民和鞠躬尽瘁等词语褒扬优秀的执政者。中国古代的圣贤周公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千古佳话也是围绕勤政和爱民的管理思想而被后人传为佳话的。可见对于中国人而言,勤政和爱民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勤政和爱民比较通俗的说法,从更高境界来讲,领导者的两个基本素质就是仁心和慧思。
 
    仁心就是领导者体恤下属的爱心,及领导者对社会及公众的责任心,它体现了领导者的涵养与人性。而慧思是领导者的勤勉和智慧。它体现了领导者的职业道德和执政能力。仁心与慧思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其中仁心是慧思的基础,而慧思是仁心的表现和要求。
 
    仁心就是仁爱之心,仁爱是儒家思想弘扬的重要精神之一。孔子的“仁者爱人”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论点。企业家具备的仁心是有别于亲爱和爱情的血缘之亲,它是基于“仁”的社会道德伦理修养。孟子说过“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意思是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就是内心所想所思不同。君子心中是以仁和礼为原则,有仁就会爱别人,有礼就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别人也关爱他。尊重别人,别人也尊重他。由此可见,仁心包括关爱与尊敬两个方面。企业家的仁心不仅体现在关爱员工上,还要对员工及周围的人要有所尊重。西方的企业领导人其实非常重视尊重和关爱员工。摩托罗拉公司的前总裁保罗·高尔文在听说企业员工或其家人生病时,总会向员工推荐医生并代为支付医疗账单;泰国本田公司的社长市川永次身为日本人,但每日 却在工厂按时 播放泰国国歌,升泰国国旗,并与员工一起敬礼,以表对泰国员工的尊重,从这些事例看出,仁心其实是企业家应该首先具备的道德修养,只有有仁心才能避免“亡于众”。企业家才能得到员工的拥护和爱戴。企业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这里的慧思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企业家应该勤奋敬业,另一层意思是企业家更应该善于学习,善于思考,不断提升管理能力和智慧。慧思不仅体现了领导者的职业精神还体现了管理者的执政能力。勤奋敬业是企业家慧思的最基础的表现。无论是美国的韦尔奇,还是日本的松下幸之助,还是中国的张瑞敏,其实都是勤奋的模范。勤勉是企业家成功最起码的条件,而高明的管理智慧和管理艺术才是慧思的更高表现。纵观成功的企业家无一例外的都是集勤勉派与善于思考的慧思者。
 
    仁心与慧思是企业家具备的最基本的两个素质,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把仁心与慧思辩证的结合起来。只有关爱与尊重员工,这个企业才会达到“上下同欲”的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只有企业家自身拥有勤勉的敬业精神和高超的领导智慧,这个企业才能实现“以德服人”和管理成本的最低化的良性发展之路。仁心和慧思也是中国化管理中企业家必修的管理艺术。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