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总裁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身为二十一世纪的企业领导,我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来自企业外部的竞争和内部的冲突和矛盾,往往将我们导入精疲力竭的境地,而来自自己内心的冲突和矛盾,更是无时无刻不在蚕食我们的精力和智慧。在我们倾注更多的心力在工作上时,您有没有停下来,看一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请您看一看,您是什么类型的领袖呢?
 
    “保姆”型领导:事必躬亲,只要在他眼皮底下的事情,他们都要插手。对于下属的能力,他们往往持有一种不信任的态度。他们最常说的是:“让我来!”、“等我回来再说”。
 
    “父母”型领导:把下属当作长不大的孩子,永远看不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在下属碰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他们会教导或者命令他们;同时他们会设定很多惩罚条例,以便控制下属不再犯错。他们常说的话是:“照我说的做!”。
 
    “教练”型领导:他们致力于创造共同愿景,发掘下属的潜能和才干,激发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们常说的是:“你怎样可以令事情不同?”、“让我们看看还有什么可能性?”。
 
    试想一下,如果您能令员工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您的企业、您的团队会有什么不同呢?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