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经理人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上输入“跳槽哥”,你会发现那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群在不断刷新跳槽记录的族群。有人毕业2年内换了9份工作,还有人频繁跳槽20多次,最长的工作时间是半年,最短的只有半天。《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09届毕业生中,有38%的人在半年内离职,其中近九成属于主动离职。

上一代职场人是,“谢谢给我这份工作”,这一代的职场人是“如果我不爽会随时走人”。当闪婚与闪离成为见怪不怪的流行现象,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都普遍地患上了一种“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不要什么”的毛病。

于是无论对于爱情还是职业,不断的重新选择代替了培养,只因为“下一个会更好”。就好像天生我就要坐拥成功与财富,这些之所以没有到来,不是我的问题是工作的问题,公司的问题,领导的问题。这里面有不断膨胀的自我中心、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患得患失的斤斤计较,不能延迟满足的迫切欲望,更有希望一夜间功成名就的浮躁。

当然,在频繁跳槽的人日益壮大的同时,依然有一些人选择了“留守”,他们不会轻易被高薪或新鲜感所诱惑,无论渴望稳定还是珍惜现有的工作环境,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

真正冷静的坚守者明白坚持自己的需要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否则不过是吃着别人的药治着自己的病,很多人投机得逞却更不满足,就是因为所得非所需。坚守初衷的人更明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高喊着要这要那却吝于付出,见异思迁的人就好像贪得无厌的乞丐一般。

每个人都会为诱惑所动,否则那就不是诱惑,人生的分水岭只在于经历诱惑时的选择和行动,拒绝是因为知道什么对自己更有价值。

如果你研究一下成功人士就会发现,他们大概都符合两个条件“相信了别人不相信的”,“做了别人没做的”,这样的道路一定充满了孤独和未知,但是他们深信有价值的部分都值得坚守,事因难能而方显可贵,因此他们的轨迹大都符合四个字“坚守初衷”。

上个世纪7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人工智能研究的开拓者赫伯特·西蒙和威廉·蔡斯在研究国际象棋大师的成长时指出:要在任何领域成为专家,一般需要约10年的艰苦努力。

我们也许未必要成为大师,我们也未必要一份工作干到底,但是坚持的道理从来都未曾改变,事业成功与爱情美满的价签上都写着两个字“坚守”,而人生的任何目标都只是方向,坚持才是通往目的地的列车。

 
 

京ICP备12005558号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炮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点评
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