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新营销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近些年星巴克(Starbucks)面临的挑战异常艰巨。它不得不对抗当初恰恰是其自己掀起的潮流,重新评估、定向。从某种意义上讲,霍华德·舒尔茨(Howard Schultz)所做的就是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及其他伟大创新者所做的—没有需求,创造需求。但星巴克致力的事业相比其他人要大得多,而且从根本上有所不同,因为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空间,而非一种产品。

星巴克对这一角色的扮演是如此成功,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第三空间。如今这家公司不得不正视其巨大的规模所带来的问题。作为应对措施,它做出一系列改变—店面变小了(同时数量变多了),早餐三明治的味道取代了咖啡的温热香气,而咖啡机基本上都自动化了。靠最长的那面墙摆放了一长排密密麻麻的小桌。桌后是一把长椅,高度过高,坐着不舒服;椅背太远,没法靠着。新增加的音响提高了音乐音量。新的照明变成了明亮的冷光。它新近采取的“降低一点舒适度”商业措施看起来尤为大胆,而且不一定是进步之举,至少从心理影响的角度讲。

星巴克“降低一点舒适度”模式给顾客心理带来的影响比我们一开始想象得要大。“纵使将 商业模式 从第三空间转变成‘快车道休息站’,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也不会因此改变。” 心理学 家苏珊·罗夫(Suzanne Roff)博士说,“星巴克的附加值来自于那种安心、从容而又不是家和办公室的舒适环境。”如果星巴克继续对门店进行标准化布局并降低舒适度,那么,它作为第三空间的属性将继续消融。第三空间在我们生活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并且它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星巴克继续在这条道上走下去会怎样呢?说这将对我们的心理舒适造成重大影响是有点过了。但改变商店风格—正如它现在似乎正在做的—几乎是在贬低当初为其自身及其顾客而塑造起来的角色。

 
 

京ICP备12005558号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星巴克(Starbucks)是美国一家连锁咖啡公司的名称,1971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总部坐落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星巴克旗下零售产品包括30多款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 ……
阅读更多【星巴克】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屁大的委屈》
在电梯里,领导放了个屁,回头问秘书,谁放的?秘书忙答道:“不是我!”领导不说话,这事儿过去了。不久,秘书被调离,领导在谈起调离原因时说道:“屁大的委屈都受不了,还能做的了啥?”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