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华为为代表的狼性文化的流行,集中反映了中国企业生存的紧张性。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这样的进取精神,试问哪家中国企业现在不需要了?即使已过千亿规模的中国企业,仍然需要继续为生存而战。
李彦宏最近的内部邮件其实就说了一句话:跳出你的舒适区。他对所谓小资文化的批判,对狼性文化的推崇,正反映了李彦宏深深的危机感,以及对百度内部长期以来弥漫的“成功气氛”的不安。尤其是在2008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百度一家独大后,这种舒服的高增长快感掩盖了问题。
在这封名为《改变,从你我开始》的邮件中,李彦宏提出了百度变革的几个要点。反过来看,也就知道,百度这几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没有建立核心产品搜索的防御性产品阵地,被360搜索一举夺下10%左右的市场份额;没有更主动布局移动互联网,拼命维持PC端业务的现状,抗拒变化;冗员过多,管理层级过深;战略只在最高决策层达成共识,在各条产品线上缺乏战略思考;过于依赖KPI管理,没有在全公司贯彻使命和文化观。至于要“减少会议,及时拍板,每件事情都要有明确的决策人,有Deadline,有人去跟进”,听起来简直就像是李的抱怨了。
时代在为李彦宏的危机感作注解。大而不倒的规律已被打破,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们的萎谢速度令人吃惊,如果大象不能跳舞,很快就会成为另一个恐龙。正如着名管理学者吉姆·柯林斯在所着《HowTheMightyFall》一书中所言,好公司为何会倒下?一,过分自傲,变得无所畏惧,危机感不再,真心认为成功理所应当;二,毫无章法扩张:有过多消化不了的机遇;三,因不称职员工增多而增设制度,但让称职者抵触并离职;四,违背三环理论:是否有热情、能否做到最好、有悖核心增长引擎;五,否认负面信息隐藏的危机。
再提狼性文化,是因为百度远远没有到可以享受“大熊猫文化”的时刻。一场数字消费者从PC端向移动端转移的人口大迁徙正在加速,当年赖以成功的市场假设前提已变。重温一下德鲁克的忠告吧——
“组织越来越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的经营之道是正确无误的,因此越来越忽视它们的存在。于是组织变得草率行事,开始投机取巧。它开始追求权宜之计,而放弃正确的东西。它停止思考,停止提出疑问。它记住答案,却忘记了问题。经营之道成为‘文化’,但是文化不能代替纪律,而经营之道就是纪律。经营之道不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它是假设。经营之道必须包括改变自己的能力。”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