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达尔文说:“一切生物都会遭受意外死亡的考验,但是自然选择不会因此而停止。”在自然界中,你不可能找到一个物种,在面对屠杀时听天由命地任人宰割,即使是一只温顺的羊或是一只羸弱的家兔,也会在被宰杀时拼命抗争,直至生命结束。 这种无条件的求生抗争,是一切动物的本能,是无法更改的生存天性。为了生存,动物往往需要作出流血牺牲。有时候,这种牺牲,恰恰是自残。
有这么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在寒冷的冬天,猎人遇到了一只狼。这条狼身长将近两米,非常健壮。可惜猎人的猎枪没有瞄准,只打到了狼的右后腿,狼瘸着腿逃跑了。猎人追赶这只受伤的狼。跑了一段时间,受伤的腿成了狼前进的阻碍,狼拼命地向前跳跃了几下,和猎人的距离拉大了一些。奇迹发生了,狼利用了这个机会,回过头去撕咬自己受伤的右后腿,几下就把那条腿咬断了。猎人完全被吓傻了,静静地看着狼拖着血迹逃跑了……
狼的这种自断右腿的做法,生物学称之为“残体自卫”—为了逃避危机,可断其肢体而救得性命。
这种现象在动物世界比较普遍。和这只自断右腿的狼同样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睡鼠,它生活在树上,时常会受到山猫或其他野兽的追捕。当凶悍的敌人咬住睡鼠的尾巴时,睡鼠尾巴上的皮会整个脱落下来,留在敌人的嘴里,而睡鼠则拖着无皮的尾巴赶快逃走。“金蝉脱壳”是睡鼠的保命绝招,它终生却只能使用一次,因为它尾巴上的皮脱落之后,是不会生长出来的。裸露的尾干会逐渐萎缩,最后被睡鼠自己啃食掉。
只有生物才如此么?站在一定高度上鸟瞰我们的企业,有多少企业是不明智的!那些苦苦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企业,那些被成功束缚、无力做大的企业,困住它们的往往是企业自己,它们缺乏的就是这样一种自残的意识和决心。所有企业都喜欢做“加法”,可面对“减法”抉择时,企业就会“肉疼”。打下的江山,抢来的业务,就像企业的肢体,如果要舍弃它们,企业百般不情愿。可是,发展的瓶颈,没有哪一个企业能够轻易绕过。在危机关头,只有那些像狼一样敢于“残体自卫”的企业,才能度过“寒冬”。
我们可以将这个现象称之为“血酬定律”:为了生存,为了活下去,有时候不得不让自己流血、自残,牺牲局部,保存本体。动物界如此,企业界也如此。
“成长是如此脆弱。”这是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一个著名论断。他的论述是,如果所有的企业每年都以10%的速度增长,很快就会耗尽整个世界的资源,而且长时期保持高速增长也不是一种健康现象,它使得企业极为脆弱,如果不能适当地予以管理,它所造成的紧张、弱点以及隐藏的问题,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酿成重大危机。因此,对成长的辩证取舍决定着企业的存亡。
有人说杰克·韦尔奇在担任通用电气CEO期间最大的成就是收购了上百家有价值的企业,可杰克·韦尔奇却说:“不,我对公司最大的贡献是拒绝了至少1000个看上去很值得投资的机会。有时能否安然度过危机,决定于决策者是否懂得取舍之道。”杰克·韦尔奇在出任通用电气CEO的最初两年里,作出了一系列战略性取舍,出售了71项业务和生产线,其中包括中央空调、家用电器等通用电气赖以起家的业务。他的很多做法在当时是很难让人理解的,例如出售半导体业务被很多人认为是向日本人屈服,通用电气是在战争中开小差的胆小鬼。但是,正是因为他敢于舍弃,才使通用电气这样成熟的综合性大公司像新兴的小公司那样蓬勃发展,摆脱了庞大的多元商业帝国的弊端,确保通用电气能够持续、稳定地成长。
早在几年前,华为总裁任正非断言:IT业的冬天就会来临。2001年,全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648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5.3%。2002年完成投资2034亿元,比2001年减少了20%。2003年计划完成投资2000亿元,比2002年减少1.7%。2004年对于国内制造商来说,意味着苦熬的一年。而此时的华为已经有了厚厚的棉衣御寒。这件棉衣就来自于任正非的果断“自残”:2001年,华为把安圣电气(约等于“地价”)卖给了美国艾默生公司。
2008年,通胀危机让许多成长型企业措手不及。此时,流血、断臂,然后集中资源在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上发力,虽然痛苦,但或许能熬过冬天。正如任正非所言:“壮士断腕只是一时之痛,优柔寡断则会无休止地痛下去。”
(本文作者为北京CBCT品牌营销机构董事长)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