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中国营销传播网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管理上的事千奇百怪,因为人是各具特点,想法各一、需求各异,所以出现什么、发生什么,实属正常。做为领航者,我们带领团队前行,也观察中层管理者的表现。最近团队中出现了基层员工投诉他的主管之事,我们关注了这个过程。

    越级上报的员工,对公司是负责的,对自己却是危险的。一旦上访信息批露,受到团队最高领导者表扬,立马遭到直接主管的打压,"县官不如现管"说的就是这理儿。

    上访的员工,大部分做好"炒老板"的准备,不成功也无所谓,"比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可害得我走人前,主管这口恶气不出岂能行?也许是出于对公司的期望、对老板的感恩,不吐不快。。。种种原因,逼着基层员工走上了"上访"之路。

    上访的员工,对公司是财富;对老板是"秘密通道";对当事主管是"双刃剑"。在这里我说说当事管理者该如何处理?客观评价、沟通感谢、强化管理。

    客观看待与对待这样的事情,切不可急着去处理。静观其变,特适合此情此景。上级没有找你,你得抓紧时间改进;员工没有找你,要不已准备"撤局",要不以为你还不知,他也处于观察等待期。既然都在察言观色,你就要静思潜行,悄无声息地改变前行。

    我们团队中的当事管理者却单独行动,一方面利用区域划分打压了"上访"者;一方面去做了自己不能决定的承诺。主管进行的静悄悄,却尽收我们眼底。在领导的眼中,看这幕剧演出什么,一切尽在团队领导控制之中。老道的中层管理者,一步步自陷沼泽。

    "沟通无极限",是句广告词,反映人的一种期望。现实中,沟通处处有障碍,越不及时沟通,越不利于事态良性发展。主管,乃一件事情或一个部门的主要管理者,对事与对人负责。事发后主管首先要主动去沟通,找上级沟通,听他的意见与指导;找下级沟通,听他的反馈与建议。很多时候,人与人看重的是态度而不是结果。

    真诚感谢,能缓解误会,获得基础信任。信任是张白纸,你在上面写什么画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当"上访"发生,主管与员工的隔阂已露出水面,变得真刀实枪。既已这样,能扭转局面的就靠"系铃人"主管了。放下身段,摒弃前嫌,以诚待下属,以礼待下属,交换立场思考,交换想法沟通,有共鸣,求同存异,方才有戏!

    对下属说声"谢谢"不难,但在被"上访"后能说出"谢谢"难。越难越要去做,方才是主管、经理、总监的价值所在。接下来我要做的是带领中层向员工感谢。

    当抱怨还在,希望也还在。就像碟碟不休的夫妻,往往能白头偕老;平静如水的当代情侣,说分手天亮后。管理抱怨是门技巧,但改进、改正乃真的希望。

    对于提意见与建议的员工,公司要鼓励、激励;对于打"小报告儿"的员工或主管,公司要客观引导与慬慎使用;对于善于打击报复的管理者,不能委以重任。董事长说:"能容多少人,方能办多少事"。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选择》
你开着一辆车。
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
你经过一个车站。
有三个人正在焦急的等公共汽车。
一个是快要临死的老人,他需要马上去医院
一个是医生,他曾救过你的命,你做梦都想报答他。
还有一个女人/男人,她/他是你做梦都想嫁/娶的人,也许错过就没有了。
但你的车只能再坐下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对你性格的测试,因为每一个回答都有他自己的原因。
老人快要死了,你首先应该先救他。
你也想让那个医生上车,因为他救过你,这是个好机会报答他。
还有就是你的梦中情人。错过了这个机会。你可能永远不能遇到一个让你这么心动的人了。
在200个应征者中,只有一个人被雇佣了,他并没有解释他的理由,他只是说了以下的话:'给医生车钥匙,让他带着老人去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我的梦中情人一起等公车!'
小哲理:
是否是因为我们从未想过要放弃我们手中已经拥有的优势(车钥匙)?
有时,如果我们能放弃一些我们的固执,狭隘,和一些优势的话,我们可能会得到更多。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