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郑轶凡 总裁网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随着90后进入职场,如何有效管理和激励这一新世代,成为公司管理的一个课题,这里介绍一个简单有效的工具:六边形激励模型。

  六边形激励模型按照六种需求动机,区分出内省者、创意者、享受者、群居者、追逐者和学习者六类人,管理者根据不同的员工特点进行相应管理和激励,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六类人分别居于六边形的一角,因此称为六边形激励模型。

  1.内省者。追求自主,需要从事自认为有意义与影响力的事情,要求工作有自主的权利,喜欢拥有或是建构自己的工作,对工作做出深刻的洞察,善于提出新角度、新方法,但有时会思多于行。

  2.创意者。要求有自我表达的机会,创意十足,拒绝违背自己的本性,不会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个人风格,或压抑自己的价值观,对规范和程序缺乏耐性,不循规蹈矩。

  3.享受者。追求生活的弹性,为了生活而工作,不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将工作视为通往目标的手段,希望有更多的弹性让自己去追求个人理想,包括取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当感觉到生活空间被工作挤占时,会倾向于选择放弃工作。

  4.群居者。在意归属感,对团队忠心耿耿,不喜欢孤零零的独自一个人,需要和人们一起工作,和团队一起交流,是群居动物,为了团队利益主动帮助他人,但缺乏对工作的洞察,更多的遵照既有的指示行事。

  5.追逐者。受到进步的驱使,企图心旺盛,希望不断往前冲,特权和地位是主导的激励诱因,并且愿意等待和付出必要的牺牲,有很强的 执行力 ,但有时难以接受新的思想或方法。

  6.学习者。追求学习成长,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就很快乐,以能否进步或获得新技能做为评估工作的标准,当觉得自己正在做的工作不能提高自己时,就会对现状感到无聊。

  这六种需求,每个人都会有,但总有一个是占主要地位的,然后再考虑第二、三位的。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风险》
有人问农夫:“种了麦子了吗?”农夫:“没,我担心天不下雨。”那人又问:“那你种棉花没?”农夫:“没,我担心虫子吃了棉花。”那人再问:“那你种了什么?”农夫:“什么也没种,我要确保安全。”

境界思维:一个不愿付出、不愿冒风险的人,一事无成对他来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