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中金在线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带过婴幼儿的人都知道,小孩子们总是喜欢哭闹,而大人们对付小孩哭闹的最常见办法就是拿一个奶瓶塞到小孩嘴里,小孩的哭闹自然也是嘎然而止,问题马上解决了,多简单啊,这就是著名的“奶瓶效应”——爱哭的孩子就是有奶吃啊!

  孩子长大后,奶瓶可以不用了,但是作为一种最简单的解决问题的手法,“奶瓶效应”却得以传承很延续。“爱哭的孩子有奶吃”的现象在管理实践中比比皆是。人的天性也在此得以延续和发挥——很多人也都喜欢通过“哭闹”来达到自己的非正常目的。在管理实践中,很多管理者也自然而然的运用这一招——往往只要下属一提出意见,也不管这些意见合不合理,是不是事实,管理者立即就会给予附和和满足,“爱哭的孩子有奶吃”几乎成了很多管理者的杀手锏。

  为提高管理 绩效 ,一家企业在管理层率先实施绩效考核,因为绩效制度设计合理,绩效指标恰当,公司还跟每个干部增加了一倍的绩效工资,每一个考核分都能对应拿到30块钱的奖金啊,刚开始时效果也还好,可是半年之后效果却反而下降,很多人都不愿就绩效中的问题进行改善,而是听之任之。原来,有一个绩效一直很低的部门主管,每次在绩效结果出来后,就会跑去老板那里闹,说自己没功劳也有苦劳,这个月又做了多少多少分外之事等等,吵着闹着要求老板加分,而老板也是觉得有道理,心里一软,那就加20分吧,你看,爱哭的孩子就是有奶吃啊!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一长,加分之事自然弄得尽人皆知。其他一些心术不正者也纷纷效仿,而很多正直的干部也是失去了信心。是啊,只要一闹就能加分,既然一哭就有奶吃,我干吗还去费时费力做管理改善啊?这样一来,管理之初衷就被这只“奶瓶”彻底破坏,“奶瓶效应”产生的隐患也在此发挥的淋漓尽致。

  “奶瓶效应”告诉我们:有时候,小孩子哭不一定是饿了,也许是身体不舒服感冒发烧,或者被蚊叮虫咬所致。我们要是忽略了这些客观,势必让小患变成大病,或者是死于非命,这类因大人无知而造成的惨剧在社会中好像不少。管理也一样,管理者要是过于听信下属的诉求,要是耳根子太软,就是不坚持原则,就是掩盖了很多管理真相,最后可能还不只是毁掉这个喜欢“哭闹”的“孩子”,甚至还有可能让整个团队死于非命。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销售心理:富翁娶妻》
某富翁娶妻,有三个人选,富翁给了三个女孩各一千元,请她们把房间装满。女孩A买了很多棉花,装满房间的1/2。女孩B买了很多气球,装满房间3/4。女孩C买了蜡烛,让光充满房间。最终,富翁选了胸部最大的那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非常重要。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