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财富中文网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下次看动作电影的时候,留意一下下面这个必不可少的场景:比如,掌权的人在下属中间踱着方步,大发雷霆,发号施令,而且每一次结束的时候,都会补上一句:“……马上!”

这类电影通常面向的是年轻的男性观众。或许在他们的眼中,老板就该是这个样子。但实际上,在大多数公司中,这样的行为已经不再受人待见。原因很充分:作为管理者和领导者,在处理不易确定或界定的问题时,需要充分利用员工们的每一份智慧、知识、判断、创造性和激情。由于这些条件不能强求,用“马上去做,因为我是老板”这样的预期来提出要求或指示,不可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但凡事无绝对。我们曾接触到一家杂志社的编辑部。该杂志隶属于一个大型专业协会,编辑出版人员包括一位主编,以及五位既聪明博学又固执己见的资深编辑。

主编离开之后,协会决定以资深编辑组成的编辑委员会来代替她的职责。对此,资深编辑们自然欣喜不已,因为他们终于可以自己做主。

但是,大约六个月后,我们曾向其中一位编辑了解这种计划 的效果如何。得到的回答却是“并不尽如人意”。诚然,更大的自主权自然是好事。委员会成员之间拥有足够的自由权,来刊登他们感兴趣的文章。但在这六个月中,杂志却失去了重点。其中的文章林林总总涵盖了许多话题,却没有对话题进行深入挖掘,结果是,读者自然也开始注意到杂志的这种变化。

对于这样的事态变化,包括编辑在内,没有人会感到满意。但每次委员会试图提出新一期杂志的特定主题时,会员总会对某个特定的点,或者如何展开话题产生分歧。而如果仅仅通过投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则会产生胜者和败者,而所有成员几乎都认为自己的损失更严重。而折中妥协的做法更是难以让所有人满意。八个月后,资深编辑们要求协会任命一名主编。

虽然公司和其他机构内部倾向于人人平等的领导模式,我们也支持这种趋势,但有时确实需要有人负责。对于动作片中经常出现的“我是大老板”式的暴君领导方式,我们从不鼓励;但如果有人要对其他人的工作负责,那他就无法避免制定决策和行使职权——简言之,就是做一个不折不扣的“大老板”。

下列情况离不开老板:

紧急情况下,需要快速决断并做出响应

在危机情况下,没有多少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因此人们希望老板能够果断地给出明确的指令。作为老板,需要快速收集信息,找出替代方案,然后果断采取行动。

解决团队中纠缠不休的分歧

有时候,必须老板作出抉择,团队才能继续前进。老板需要向团队成员解释做出决策的理由,尤其是那些持有不同意见的员工,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进而不是让团队陷入僵局。这也是上面提到的杂志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保证团队忠实于自己的标准

如果团队内部出现了违反了共同价值观的情况,比如事关团体的工作质量、遵守期限、公平原则、对不同意见的包容性,或者对其他团队需求的认可等,此时,老板必须介入。

坚持目标,保持界限

这是管理与领导的核心。目标与策略的意义在于:“去这里,而不是那里。”预算同样会设定限制。政策、法律、规定和道德准则则会划定行为规范。针对特定的任务给出指导方针,比如“不能超过这个限制”或者“开支不能超过X美元”等,可以对特定的人和事设定限制范围。

权威只是一个工具,目的是用来界定一个团队的活动范围和底线。团队成员当然应该参与这些限制的制定,但是一旦确立下来,人们还是希望由老板来强制执行。

确保团队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武断地发号施令很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老板可以让团队成员关心需要注意的领域。比如,如果老板担心客户服务质量下降,他就可以让每位员工回访10名客户,了解客户对服务的看法,而不是推出新的流程。老板通过分配任务,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团队成员自行发现问题,分清轻重缓急。

当然,在上面提到的情况中,并不是光靠行使职权就可万事大吉。一旦公司出现这些情况,老板必须利用手中的职权,保持团队的专注度和工作效率。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一份记载失败的成功者简历》
这是一位伟人的简历。
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生意又一次失败;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争议员;31岁,竞选选举人失败;34岁,竞选参议员失败;37岁,当选国会议员;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两次失败;51岁,当选美国总统。
他就是美国总统林肯。可以看出,在林肯的一生中,失败占了大多数,但最终他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管理故事哲理
任何人的一生都充满了坎坷与机遇,成功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能越过坎坷,抓住机遇。而我们能否跨越必然经历的失败,就在于我们能否从心态上把失败当作我们奋斗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的句号才会是成功。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