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中外管理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企业家如何自我保护?这是企业特别是中国企业经营的核心问题,也是《中外管理》长期关注的重要命题。从1995年到2001年,每当民营经济面临重要考验的时刻(前者是中国经济开始宏观调控不久,后者则是中国加入WTO),《中外管理》都在“官产学恳谈会”上就此命题进行深入探讨。

而“想大事,做实事,不出事!”则是2001年“第1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杨沛霆总编对企业家的重要建议之一。虽然这“三事原则”是《中外管理》长期秉持的核心理念,但此时提出则别有深意。

因为,只有“不出事”,企业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只有“想大事,做实事”这样的主动出击,企业家才能在事业的积极推进中,掌握自我保护的战略主动。

但正如“第1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的嘉宾所言:“民营企业是在中国市场经济秩序不太规范的情况下生存和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活下来就是本事。”自我保护对中国企业家来说,绝不是个轻松的话题。

那么,我们在此就汇总一下,《中外管理》过往活动中,企业家们分享的自我保护经典理念:首先,企业家自我保护的根本,是要经常考虑企业的持续发展,而非一时一事的得失。

正如一位企业家的建议:“企业要时刻为自己做出长远的计划 ”。杨沛霆总编也认为:“企业经营的根本是考虑持续发展,而不仅是一时一事的既得利益。企业的最根本之处,是为了长寿而练就一身应变本领。”

因为,抵御风险最大的力量,就来自对“长远利益”的追求,而风险之大,莫过于陷入“一时一事”之得失了。

其次,有企业家认为:“保护自己最主要的是拿得住钱,不要盲目投资。”因为有很多“其兴也勃”的企业,正是因为没给经营风险保底,而突然被资金链危机卡住了脖子。如果看到的机会太多,“把钱投得一干二净,那么企业发展也就到头了”。

财务上保守一些,这是世界最长寿企业能保持长盛不衰的一条成功经验。

再次,“做你该做的事”,这是企业家自我保护的关键。那什么叫“做了不该做的事”?杨沛霆总编举例说:几位自己熟稔的企业家在出事之前,几乎都有个共性行为——到处标榜吹嘘自己。但“这与中国文化显然是格格不入的,遭到唾弃也就成为必然”。正所谓“上帝欲将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是也。企业家应有更多的忧患意识,而非“自我感觉不错”。

而做该做的事,还有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懂法、守法,才不怕鬼叫门”。

有民营企业家认为:民营企业要不怕“鬼叫门”,就必须“把自己身上搞干净”。这样遇到麻烦时才敢叫板。

企业经营不是比谁一时做得大,而是比谁活得长!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把自己的每一步建立在合法的根基上,才是企业家从物质自由到精神自由都丰盛起来的长远之道!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营销策略》
营销策略就是卖“贪”和“怕”1、对于富人来说:他们怕产品不安全、怕没档次、怕没面子、怕没别人好,请抓住这个心理推销;2、对于一般客户来说:他们贪便宜、贪赠品、贪打折、贪比别人划算、贪省到了钱,请抓住这个这两大心理推销!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