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郭凡生 中外管理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为什么规模扩大但效率下降? 成长型企业的帕金森定律

  机构臃肿是这样形成的

  所谓帕金森定律,主要描述的是官僚主义带来的机构膨胀和效率下滑,同时也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它由英国著名学者诺斯古德·帕金森提出。

  在组织中,一个不称职官员的可能出路有三条: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但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力;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但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也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无能的助手。以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从而产生了所谓“帕金森效应”。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在行政管理中,行政机构会像金字塔一样不断增多,行政人员会不断膨胀,每个人都很忙,但组织效率越来越低下。

  帕金森用英国海军部人员的统计证明:1914年皇家海军官兵14.6万人,而基地的行政官员、办事员3249人;到1928年,官兵降为10万人,但基地的行政官员、办事员却增加到4558人,增加了40%。

  为公司设计“超额分红制度”

  在对大量企业的调研中,我发现实际上成长型企业也出现了帕金森定律,即规模扩大但效率下降。以下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

  W公司是一家五金代理和销售的企业,集团有26家店共500人。但每个店都说自己人手不够,还要增人,结果公司连年亏损,管理落后,效率极低,濒临破产。但当我们帮助企业推出“442”的激励机制后,即以去年的利润为基数,今年利润增加的部分40%上缴公司,40%分给店长,20%分给员工,结果两个月内各部门自动裁掉了共100多人,公司利润直线上升。

  广东的一家电梯公司,也请我和我的团队做顾问。事实上这个公司是80个懂行的人在干活,老板却找了60个不懂行的人来管理,这是第一个错误;第二个错误,这80多人在现场,这60多人不在现场,因此也无法实施有效管理。这60多人为了向老板证明自己有能力,就创造出许多新的危机和难点,向老板说还要增加人,如:公司总部比较远,要建食堂,要有3个看大门的,要开通执勤车,要有3个司机……新的办公楼还得有3个打扫卫生的等等。于是,公司部门增加了很多,但公司的效率提高了吗?事实上效率大幅度下降。我们去给这家公司做股改,也采取了和W公司一样的超额分红制度,结果他们自己回去就裁掉了行政管理的10个人。而裁员节省的费用60%给了老板手下更能干活的好兄弟。

  激励比管理更重要

  那个老板总结说:我有一帮干活很好的兄弟,企业干大了,我怕不好管了,所以就找了一些干不了活的人来帮我管他们,而我又发现这些干不了活的人还需要有人管……这样帕金森定律就出来了。现在我们发现这样的现象,中国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一线人员的比例迅速降低,与此同时却增加了大量高学历的不懂业务的管理人员,这是一个致命的问题。

  目前中国有一个潮流,就是商学院在推动管理正规化,但这种管理的正规化如果不先变革 激励制度,而只是简单完善管理制度,帕金森定律就出现了。管理

  (本文作者为慧聪国际董事会主席)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经验与学历》
一伙劫匪在抢银行时说了句至理名言:“通通不许动,钱是国家的,命是自己的!”劫匪回去后,其中一新来的硕士劫匪说,老大,我们赶快数一下抢了多少,那老劫匪(小学文化)说:“你傻啊?这么多,你要数到什么时候?今天晚上看新闻不就知道吗?”

微评:这年头工作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