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哈佛《商业评论》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首席执行官在他一生的职业生涯中,有少数至关重要的决策不但决定了公司今后数年的发展轨迹,更促成首席执行官一生的职业建树和声誉。曾任美国最大药品零售连锁公司之一Medicare-Glaser的前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哈兰·斯泰恩鲍姆(Harlan Steinbaum)将这类的决策称为“决断时刻”。

  斯泰恩鲍姆自己的决断时刻是上世纪70年代时,他与生意伙伴决定从一家企业集团手中买回已经卖掉的Medicare-Glaser公司。被卖前,这家由斯泰恩鲍姆的岳父于1923年开办的公司已经是一家经营成功的连锁药店,但面对着来自对手,如Walgreen’s的步步紧逼而面临挑战。1972年,斯泰恩鲍姆和生意伙伴将公司卖给了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企业集团Pet,希望靠着资金雄厚的大公司赢得竞争。但不久,斯泰恩鲍姆就发现集团的繁文缛节和厌恶风险的作风,正窒息着Medicare-Glaser原有的企业精神。于是,斯泰恩鲍姆和生意伙伴冒着债台高筑的风险,通过杠杆收购买回了公司,带领公司最终取得了委身Pet旗下永远无法企及的成长和成功。

  受个人经历的启发,斯泰恩鲍姆决定研究其他首席执行官的类似的决断时刻。他的研究结果最终汇集成这本颇具内涵的书《尖峰时刻:知名企业领袖的事业转折点》(Tough Calls from the Corner Office: Top Business Leaders Reveal Their Career-Defining Moments)。该书收录了诸如美联航、ESPN、Enterprise Rent-a-Car公司、时代周刊、孟山都这样的公司首席执行官或前任领导人的故事,一些是有关职业决策时所面临的挑战,还有寻找新商业机会或合作伙伴、或放弃某个项目或职位的决策。并非所有决断时刻都能带来积极的结果。正如斯泰恩鲍姆所强调的那样,“有时候,我们最宝贵的经验并不来自成功,而是来自我们的失败。”

  斯泰恩鲍姆最近接受沃顿知识在线采访,谈论这本书,下面节选了部分对话内容:

  您的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商业领袖的职业生涯中最关键的决断,那么就让我们先明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决断时刻?

  斯泰恩鲍姆:决断时刻,指的是商业领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策,这一决策奠定了他的职业生涯,并对其职业的未来发展有着最深远的影响。有时候,只有回首审视整个职业生涯时,才发现那些所谓的决断时刻在哪里。也有些时候,很容易就找出这一重要时刻,因为它是危机或里程碑式成功的结果。

  如何才能将决断时刻与首席执行官或商界领袖所做的众多的重要决策区分开?

  斯泰恩鲍姆:决断时刻会对公司产生最深远的影响。决断时刻的风险更大,如果有问题的话,潜在的不利因素通常也会更大,当然回报通常也更大些。

  能否结合您的个人经历谈谈这一话题?您愿意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在美国最大的药品零售连锁之一的Medicare-Glaser公司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时的决断时刻么?

  斯泰恩鲍姆:我们原本是一家私人公司,但成长地很快。我们继续发展需要资金。摆在我们面前有几条出路,其中包括公司上市。正在考虑上市过程中,我们收到了纽约证交所上市的集团公司Pet公司要求收购我们公司的申请。我们认为这正好能解决公司的发展问题,因为Pet能给公司注入发展急需的资金。Pet收购Medicare-Glaser不久,我便成为集团总裁之一,负责Pet公司17个部门中的6个。从有利的角度,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企业管理并对企业决策过程有所了解。但Pet公司的领导层属于极端风险厌恶型。事实上,他们的做事风格就是控制问题,而非解决问题。

  合作伙伴和我马上意识到,如果能购回公司,我们自己能让公司发展的更好。这就是我的决断时刻,我揣着买回公司的想法找到了Pet公司管理层。毋庸置疑的是,这是一个艰难并冗长的谈判过程,但最终我们还是通过杠杆收购买回了自己的公司。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决策。结果是我们的公司蓬勃发展并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从Pet公司买回后,Medicare-Glaser公司发展情况如何?

  斯泰恩鲍姆:我们在全国首推药物化学反应的数据库,这可以帮助药剂师及时提醒那些服用多种药品的患者,了解药品之间的相互反应及副作用。我们还开设了保健品商店和药店。我们还组织了一个全国性的药店网络,让那些就近没有药店的患者能按照处方拿到药。我们深入介入邮递服务。我们同总部设在纽约的卫生维护组织Santos成立合资公司快捷药方公司(Express Scripts),而这家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美第二大的药房福利管理公司。至今,它已经为5千万用户提供过服务。

  书中提到的那39位接受您采访的首席执行官,您是怎样选出来的?

  斯泰恩鲍姆:他们中的一些人我认识,了解他们的背景和引人入胜的故事。另外一些人是经别人推荐的。通过采访,我发现他们的故事对读者具有借鉴意义。我认为,这些案例对于那些有志步入商界或已在商海中奋斗搏击的人们弥足珍贵,有助于更深刻领悟领导者的角色。

  一些首席执行官和您谈论过他们曾做过的决策,您能举出一些例子么?

  斯泰恩鲍姆:好吧,拿ESPN体育频道的创始人比尔·拉斯穆森(Bill Rasmussen)来说吧,他曾任新英格兰捕鲸者曲棍球队的媒体传播主任,但球队因赛绩不佳而将其解雇,事实上球队几乎解雇了所有的人。比尔和他的儿子斯科特想在康涅狄格州进军体育比赛转播。但他们遭遇了一系列问题,一是手中没钱,再者他们没有渠道播放电视节目。

  于是,比尔通过信用卡借款9000美元,创办了ESPN。他与RCA公司达成协议,租一台转发器播放自己的电视节目。他之所以能这样做,全靠合同签署120天后才开始付款的优惠条件。比尔的决断时刻是他决定开始播出30分钟的体育中心(Sports Center)节目。就是这档节目成就了ESPN,并获得了安海斯-布希公司(Anheuser Busch)价值130万美元的产品广告。剩下的都已是历史,ESPN仍在谱写着传奇。

  我们现在说说,麦道公司的前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桑福德·麦克道尔(Sanford McDonnell,简称桑迪(Sandy) )。麦道公司现在已被波音公司收购。桑迪的叔叔执掌麦道公司帅印时,采取的是一人独揽大权的管理模式。山迪上任后,他认为不能一人独揽所有的决策。他需要其他管理层一起加入进来。于是,他向很多人征询意见,人们建议他应该走更专业化管理的路子。于是,他将麦道公司从一人独揽大权改造成为专业管理的公司。这就是他的决断时刻,建立了参与式管理。这一决策效果显著,原来那些能力颇强却投保无门的人们,终于能参与到公司的管理中去。

  除了职业抉择或决策,这些首席执行官们有没有谈到其他方面的决断时刻呢?

  斯泰恩鲍姆:那就说说孟山都公司前任首席执行官理查德·马奥尼(Richard Mahoney)吧。孟山都公司核心业务遭遇困境,他不得不对公司及业务重新定位和明确。孟山都公司原本从事化工及石化产业,但这些产品变成了商品项目。理查德制定长期计划,转战农业、制药业和生命科学。我认为,这算得上美国企业最完美的转型,并且影响深远。

  纵观职业生涯,一人会做几次这样的决断?首席执行官们是不是还会不止一次地做这样的决策?

  斯泰恩鲍姆:一些首席执行官会遇到不止一次的决断时刻。问题在于哪一个才是最重要的。全球最大的公共关系及广告公司奥美广告公司(Ogilvy & Mather Worldwide)的前任首席执行官夏兰泽(Shelly Lazarus)。她的决定性时刻是在她生育第三个孩子后重返工作岗位的时候。然后一直延续到她成为Ogilvy Direct. (是奥美集团旗下顾客关系行销公司Ogilvy One的前身)的总裁。她的最后一个决断时刻是在奥美广告遭遇一家英国公司敌意收购的时候,公司的士气陷入低谷。此时,公司的问题四处开花。夏兰泽出场收拾残局,她将所有的事情计划 的井井有条,公司不断成长。她只做出几步便挽回了局面。

  很高兴您能介绍夏兰泽的案例。您采访的公司领导者有男有女。那您认为,男女之间在处理决断时刻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斯泰恩鲍姆:没有差异,大多数女性首席执行官都有家庭,她们能在扮演好贤妻良母的同时,十分专业和高效地管理企业。这点着实让人感动。

  还有一位叫戴维·斯图尔特(David Stewart)的首席执行官,他现在是全球技术公司(World Wide Technology)的总裁。戴维完全是白手起家。他原是联邦快递公司(Federal Express)最好的销售员。戴维笃信宗教,完全靠着圣经和上帝来拿主意做决策。这使得他有勇气和力量做自己认定的事情。今天,他拥有并经营着全美最大的非裔美国人公司—同时也是最赚钱的。他是一位信仰坚定的人。

  是不是所有的决断时刻都会带来成功的结果?是否也有失败的案例?

  斯泰恩鲍姆:我在书上提到弗兰克·雅各布斯(Frank Jacobs)经营的猎鹰公司(Falcon),弗兰克是一位诚实并值得尊敬的人。猎鹰公司从事餐厅家具生产,生意还不错,并有机会收购了竞争对手Shelby Williams公司。不幸的是,并购完成后,经济便陷入了衰退。

  雅各布斯坦承,对并购没有做够准备。他没有准备好并购需要的基础设施,其他一系列因素也掺和进来。最终,雅各布斯不但丢掉了公司,个人也损失了大笔财产。这个教训对他极为深刻!现在,他在中国又开了一家公司,并且运转良好。他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毫无怨言,担负起所有结果,堪称商界领袖的典范。

  您听到的这些有关首席执行官的所有故事里,哪一则最令您称奇,为什么?

  斯泰恩鲍姆:那是一则有关全球第三大保险中介公司韦莱集团(Willis Group Holdings)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瑟夫·潘穆利(Joseph Plumeri)的轶事。潘穆利出生在纽约东区并在纽约法学院(New York Law School)求学。他上午去学校学习法律知识,但需要找一份下午工作实习并挣钱养活自己。开学第一天,他便去律师事务所找工作。

  潘穆利听说律师事务所的名字里有三个人名的,就是好律所。于是,他走进一幢大楼并在公司名录里查找起来,最终发现了一个有Carter, Berlind 和Weill三个人名的公司。他找上门并对前台人员道明来历“我想找一份工作。”前台人员带着他去见了一位叫威尔(Weill)的先生。

  潘穆利走进威尔先生办公室。威尔说,“请坐,我能帮您做些什么?”潘穆利回答道,“我想找一份工作。我上午在纽约法学院读书,想利用下午的时间找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威尔问道“那么,是什么理由让你认为可以在这里学到法律?”潘穆利回答道,“这是一家律师事务所,对吧?你们事务所的名字里面有三个人的名字。”威尔让这个答案搞得忍俊不住,潘穆利却尴尬地无地自容。此刻,潘穆利坐在沙发上,确切说应该是瘫软在沙发里。当他起身离去的时候,威尔说,“等等,先坐下,我对你有些兴趣。”于是,两人开始谈论起来,最后威尔给了潘穆利一份兼职工作。

  潘穆利的第一间办公室就是储物间,不折不扣的储物间。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为别人订午餐、送洗衣物和清洁卫生。这位威尔先生便是后来创建花旗集团(Citigroup)和Travelers Primerica。这个威尔先生便是传奇人物的桑福德·威尔(桑迪)(Sanford(Sandy)Weill)。

  潘穆利的决断时刻在于他走进这家经纪公司去找律所的工作职位。这是他一生中作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决定他后来的人生走向。最后,潘穆利成为了Travelers Primerica Financial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管理者15000名经纪人。他还成为希尔森·雷曼兄弟公司(Shearson Lehman Brothers)的前身史密斯·巴尼·希尔森公司(Smith Barney Shearson)的总裁。后来,他成为花旗集团北美公司的总裁,管理着450家分支零售机构。现在,他是韦莱集团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潘穆利的忠告是,“行动起来,走出去,做些实事。马上就行动,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看看我的经历就知道了。”

  对那些必须作出重大决策的管理人员,您还有什么建议呢?对于他们来说,怎样才能做好决策呢?

  斯泰恩鲍姆:做决断最好先研究透彻所有事实,尽全力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得失利弊,成本收益分析,然后才决策。应该全面谨慎地思考。

  很高兴您能介绍夏兰泽的案例。您采访的公司领导者有男有女。那您认为,男女之间在处理决断时刻方面是否存在差异?

  斯泰恩鲍姆:没有差异,大多数女性首席执行官都有家庭,她们能在扮演好贤妻良母的同时,十分专业和高效地管理企业。这点着实让人感动。

  还有一位叫戴维·斯图尔特(David Stewart)的首席执行官,他现在是全球技术公司(World Wide Technology)的总裁。戴维完全是白手起家。他原是联邦快递公司(Federal Express)最好的销售员。戴维笃信宗教,完全靠着圣经和上帝来拿主意做决策。这使得他有勇气和力量做自己认定的事情。今天,他拥有并经营着全美最大的非裔美国人公司—同时也是最赚钱的。他是一位信仰坚定的人。

  是不是所有的决断时刻都会带来成功的结果?是否也有失败的案例?

  斯泰恩鲍姆:我在书上提到弗兰克·雅各布斯(Frank Jacobs)经营的猎鹰公司(Falcon),弗兰克是一位诚实并值得尊敬的人。猎鹰公司从事餐厅家具生产,生意还不错,并有机会收购了竞争对手Shelby Williams公司。不幸的是,并购完成后,经济便陷入了衰退。

  雅各布斯坦承,对并购没有做够准备。他没有准备好并购需要的基础设施,其他一系列因素也掺和进来。最终,雅各布斯不但丢掉了公司,个人也损失了大笔财产。这个教训对他极为深刻!现在,他在中国又开了一家公司,并且运转良好。他从摔倒的地方爬起来,毫无怨言,担负起所有结果,堪称商界领袖的典范。

  您听到的这些有关首席执行官的所有故事里,哪一则最令您称奇,为什么?

  斯泰恩鲍姆:那是一则有关全球第三大保险中介公司韦莱集团(Willis Group Holdings)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瑟夫·潘穆利(Joseph Plumeri)的轶事。潘穆利出生在纽约东区并在纽约法学院(New York Law School)求学。他上午去学校学习法律知识,但需要找一份下午工作实习并挣钱养活自己。开学第一天,他便去律师事务所找工作。

  潘穆利听说律师事务所的名字里有三个人名的,就是好律所。于是,他走进一幢大楼并在公司名录里查找起来,最终发现了一个有Carter, Berlind 和Weill三个人名的公司。他找上门并对前台人员道明来历“我想找一份工作。”前台人员带着他去见了一位叫威尔(Weill)的先生。

  潘穆利走进威尔先生办公室。威尔说,“请坐,我能帮您做些什么?”潘穆利回答道,“我想找一份工作。我上午在纽约法学院读书,想利用下午的时间找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威尔问道“那么,是什么理由让你认为可以在这里学到法律?”潘穆利回答道,“这是一家律师事务所,对吧?你们事务所的名字里面有三个人的名字。”威尔让这个答案搞得忍俊不住,潘穆利却尴尬地无地自容。此刻,潘穆利坐在沙发上,确切说应该是瘫软在沙发里。当他起身离去的时候,威尔说,“等等,先坐下,我对你有些兴趣。”于是,两人开始谈论起来,最后威尔给了潘穆利一份兼职工作。

  潘穆利的第一间办公室就是储物间,不折不扣的储物间。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为别人订午餐、送洗衣物和清洁卫生。这位威尔先生便是后来创建花旗集团(Citigroup)和Travelers Primerica。这个威尔先生便是传奇人物的桑福德·威尔(桑迪)(Sanford(Sandy)Weill)。

  潘穆利的决断时刻在于他走进这家经纪公司去找律所的工作职位。这是他一生中作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决定他后来的人生走向。最后,潘穆利成为了Travelers Primerica Financial的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管理者15000名经纪人。他还成为希尔森·雷曼兄弟公司(Shearson Lehman Brothers)的前身史密斯·巴尼·希尔森公司(Smith Barney Shearson)的总裁。后来,他成为花旗集团北美公司的总裁,管理着450家分支零售机构。现在,他是韦莱集团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潘穆利的忠告是,“行动起来,走出去,做些实事。马上就行动,你永远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看看我的经历就知道了。”

  对那些必须作出重大决策的管理人员,您还有什么建议呢?对于他们来说,怎样才能做好决策呢?

  斯泰恩鲍姆:做决断最好先研究透彻所有事实,尽全力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得失利弊,成本收益分析,然后才决策。应该全面谨慎地思考。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奥巴马邻居卖房的启示》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不久,就离开芝加哥老家,偕妻子米歇尔和两个女儿入住白宫。面对多家媒体的采访,奥巴马深情地表示,他非常喜欢位于芝加哥海德公园的老房子,等任期满了之后,他还会带着家人回去居住的。这个消息可让比尔高兴坏了,因为他是奥巴马的老邻居。


几年前,比尔曾经和人打赌,他信誓旦旦地说自己到了2010年,一定会成为百万富翁,眼看期限只剩1年了,他的目标还远未实现。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他的房子因奥巴马而身价百倍。能和全世界最著名的人物之一——美国总统奥巴马做邻居,这是多么难得的事情呀!因此,他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房子交给中介公司出售。

 

 

为了推销自己的房子,比尔还特意建了一个网站,全方位介绍他的住宅:这幢豪宅拥有17个房间,近600平米,非常实用舒适。更重要的是,奥巴马曾经多次来此做客,还在他家的壁炉前拍过一个竞选广告。这是一栋已经被载入史册的房子!比尔相信,有了这些卖点,他的房子一定能卖出300万美元以上的高价。

不出所料,这个网站很快就有几十万人点击浏览,然而,让比尔大跌眼镜的是,关注房子的人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买家们望房却步呢?

 

为了弄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比尔仔细地查看了网站上的留言。原来,大家担心买了他的房子之后,就会生活在严密的监控之下。是呀,奥巴马和他的妻女虽然都去了白宫,但这里依然有多名特工在保护奥巴马的其他家人,附近的公共场合也都被密集的摄像头所覆盖。只要出了家门,隐私权就很难得到保护。

更要命的是,等奥巴马届满回来之后,各路记者肯定会蜂拥而至。那时,邻居们的生活必将受到更严重的干扰。到那时,每天出入这里,恐怕都将受到保安和特工像对待犯人那样的检查和盘问。这样的居住环境,跟在监狱又有什么区别呢?就连朋友们,估计也会因为怕麻烦而不敢上门了!

 

就这样,过了1年多,房子依然没卖出去。比尔非常心焦,他此前向家人承诺过,房子卖出后就全家一起去度假,但一直到现在还不能兑现诺言。他和朋友打的赌也眼看就要输了,正在这时,一个叫丹尼尔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丹尼尔告诉比尔想买房的原因,他和奥巴马一样,都有黑人血统。奥巴马是他的偶像,不过,他还从未和奥巴马握过手。如果他买下这里,就有机会见到总统了。

房子终于有买主了,比尔激动得差点掉泪。虽然丹尼尔非常愿意买比尔的房子,但问题是,他支付不起太多的钱。比尔好不容易遇到一个买主,当然不愿轻易放过,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最后,两人签下了如下协议:丹尼尔首付30万美元,然后每月再付30万,5个月内共付清140万美元。房子则在首付款付清后,归丹尼尔所有。

 

比尔很高兴,虽然房子的最终售价远远低于当初他期望的300万,但20多年前,他买下此房时,只花了几万美元,因此还是赚了。何况,上了年纪的他早想落叶归根,搬回乡下的农庄了。

拿到首付款后,比尔给丹尼尔留下了自己的账号,然后带着家人出去旅游了。出发那天,他得知丹尼尔将房子抵押给银行,贷了一笔款。等半个多月后回来,比尔发现丹尼尔竟将这栋豪宅改造成了幼儿园。原来,丹尼尔本来就是一家幼儿园的园长,因此,在这里办个幼儿园不是难事。

 

当房子的用途从居住改为幼儿园之后,那些过于严密的监控就显得很有必要。这个毗邻奥巴马老宅的幼儿园,成了全美最安全的幼儿园。不少富豪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

为了给幼儿园做推广,丹尼尔还联系到了不少名人来给园里的孩子们上课。这些名人中有不少是黑人明星,他们为奥巴马感到骄傲,也为能给奥巴马隔壁的幼儿园讲课而激动,再加上这里是记者们时刻关注的地方,来这里与孩子们交流,自然能增加曝光率,因此,名人们都很乐意接受丹尼尔的邀请。

 

第一个月,丹尼尔用收到的首期学费轻松地支付了比尔30万。幼儿园开张两个月后,奥巴马抽空回老家转了一圈,顺便看望了一下他的新邻居们,这一下,丹尼尔幼儿园更加有名。越来越多的名人主动表示愿意无偿来与孩子们交流。更有很多家长打电话,想让自己的孩子来此受教育,为此多付几倍的学费他们也乐意。

很多广告商也开始争先恐后地联系丹尼尔,他们想在幼儿园的外墙上做广告,这里的曝光率实在太高了,不做广告太可惜了。为此,丹尼尔打算进行一次拍卖广告墙的活动。想来参加竞标的品牌很多,但像烟、零食、酒这样的广告,无论出多少钱,丹尼尔都不允许他们参加竞标。

 

5个月后,比尔就收齐了140万美元的房款,终于在2010年年末如愿以偿地成了百万富翁。不过,比尔明白,这场交易中,最大的赢家并不是自己,而是奥巴马的新邻居——幼儿园园长丹尼尔。

 

启示:高度决定了深度与远度!我们每天都能有机会触摸到丹尼尔那种商业机会,可惜,我们缺少敏锐的眼光与果敢,放任那些商机擦身而过,追悔莫及!不要一味羡慕别人的财富,机会取决于自己平日的观察和不断学习的商业知识!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