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环球企业家》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马特•卡普兰(Matt Kaplan)在塔克森(Tucson)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的一间实验室工作,当他管理的员工迅速从6人扩展到了30人时,学校为他聘请了一位管理教练,以确保他做好充分的准备。随后了解到的情况令他惊讶不已——他的员工认为他高高在上,而且不信任他们的工作。

  他说,对我而言,最大的挑战是我认识到了不能什么事情都亲力亲为。我必须学会信任我的团队,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专家表示,很多老板对于他们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毫不知情。以下是你可能已经被员工贴上“坏老板”标签的五个信号。

  1. 你大部分的邮件只写一个字。

  曾出版过数本关于工作场所礼仪方面书籍的管理教练芭芭拉•帕切特(Barbara Pachter) 说,这么做可能很有效率,但很多老板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字的邮件——甚至简单的“是”或“否”——会显得多么地敷衍了事。帕切特将其称为“黑莓效应”。

  帕切特说,管理人员的态度经常会生硬无礼,特别是当他们在忙碌中回复邮件的时候。它会成为引发冲突的诱因,简单地加上一句“谢谢”会很有帮助。

  一些管理人员甚至还会写出更短的邮件。克莉丝蒂娜•马库斯(Christina Marcus)用电子邮件给她的前任老板发送了一份项目计划书,对方只回复了一个字母“Y”。马库斯认为老板是对她的想法存在质疑,用20分钟的时间回复了邮件。可是结果呢?字母“Y”的意思是“同意”(yes),而不是“为什么”(why,音同字母“Y”)。最终马库斯离开了那家公司。

  2. 你很少与员工进行面对面的谈话。

  《好老板,坏老板》(Good Boss, Bad Boss)一书的作者、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教授罗伯特•萨顿(Robert Sutton)说,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沟通可能会很便利,但老板们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这项技术来逃避令人不快的谈话。

  萨顿说,没有人愿意去干讨人嫌的工作,但处理困难问题是当老板义不容辞的责任。帕切特补充道,面对面的谈话可以增进老板与员工间的信任。

  3. 你的员工经常会请病假不上班。

  萨顿说,员工会通过假装生病来避开坏老板。但是,的确有证据显示坏老板可能会对你的健康带来危害。瑞典人在2008年完成了一项研究,他们在过去10多年的时间里跟踪观察了3,000多名男性,结果发现认为自己的工作单位管理水平较差的人患上心脏病的机率要高出20%至40%。

  4.你的团队加班工作,但却仍然无法按时完成任务。

  《与坏老板共事的生存指南》(A Survival Guide for Working with Bad Bosses)一书的作者基尼•格雷厄姆•斯科特(Gini Graham Scott)表示,新上任的老板尤其容易为员工设定无法完成的时限。

  纽约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表示,在新老板上任后,她开始每日 工作15个小时。(当前她正在找机会跳槽,因而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她的老板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是:向客户承诺更具挑战性的完成期限。这位元女士说,老板会跟客户讲,“我们可以在三天内为你准备好,”但那是不可能的。

  5. 你会大喊大叫。

  管理教练帕切特说,即使你没有冲你的员工怒吼,高声说话也会损害工作场所的士气。员工们会经常感到他们在被你训斥,因而一旦有问题发生,他们将会避免让你知道。

  在马库斯先前的一个工作单位,每一次讨论都会成为一个公共辩论。她说,我的老板们会毫无顾忌地在办公室里大喊大叫,即便他们并不一定真的很生气。这样会让办公室的气氛变得紧张,而且无疑会降低生产力,特别是当你在努力搞清楚该听谁的话的时候。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