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问题是时下谈论最多的话题,而商业道德缺失问题尤为突出。商业道德缺失表现形式五花八门:生产上偷工减料,流通中坑蒙拐骗,分配时恃强凌弱,职场上官商勾结,竞争中不择手段,广告信息弄虚作假,产品服务假冒伪劣,千方百计偷税漏税,凡事处处不守信用,如此等等;但它们的严重社会后果却是共同的:破坏了社会环境的正常关系。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说过: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伦理背景下进行的。的确,每个人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无论是个人行为,还是作为企业管理者的商业决策行为,都有一定的伦理背景,决定一件事应该做还是不应该做,都会出于主观上的伦理考量。而作为企业来说,在竞争上选择什么样的策略、手段,都先要自我检视和评估一下,出招以后,是否会伤及道德、伤及无辜,那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一方面必然造成企业成本高企,同时还要承担社会的舆论成本,如为之付出危机公关成本。因此,伦理道德应该纳入企业经营成本。(详见2010年第12期《商战江湖》)
—范军/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