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牛津管理评论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一个人在一个企业担任领导,判定你是否成功的标志,不是你当时有多大权,也不是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离开之后,有多少人还记得你,有多少人追随你,有多少人因你的培养而成才,有多少人因你而改变,有多少人因你而重生。如果你离开之后,企业垮掉,说明你个人能力尚可,但你没有为你工作的企业建立健全运转有效的管理体系。你虽然基本上算是一个成功的人,但还算不上一个伟大的人。一个伟大的人,应该像华盛顿,建立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有我无我,体制运转正常,这样的领导才能永生。这就是人类领导最杰出的典范。

  像我既不是一个成功的人,更算不上一个伟大的人。不客气地说,我也只能算一个在成功路上的人。让我来谈领导,谈领导艺术似乎很不够格。可是我的助理却非让我先从这个题目谈起不可。他说:人类当然应该向成功者学习,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更有实际意义的还是向失败者学习。从自己的失败中总结经验,从他人的失败中学习成功这对我们普通人而言更普遍更常见,更能减少犯错误的机会。

  看看,有这样的同事,幸乎?幸也!看来我也只好赶鸭子上架勉为其难!各位看官,如有不当,多多包涵哦。

  艺术是一个高雅的词汇,艺术是那样神圣,容不得亵渎和践踏。领导艺术同样高雅和神圣,非一般人可以掌握和运用。艺术不同于技巧。技巧可以速成,技巧可以模仿。而艺术却不能!艺术只能在实践中领悟、体会,可以慢慢学习,却不可以一日速成。什么让你“一天掌握领导艺术”、“三天打造领袖性格”……统统都是骗人的鬼话!一个人如果说拥有某一领域娴熟的艺术,即便不是用了一生的努力,我敢说也要花费半生的心血。领导艺术更非学习得来,而是在实践中磨砺获得。

  领导艺术绝非学历越高越成熟,而是经历越多越娴熟。领导艺术绝非掌握在研究者手中,而是存储在实践者脑海。学者教授可以研究它,琢磨它、定义它,却无法掌握它;真正掌握领导艺术的人可能运用它、领悟它、完善它,甚至于日臻成熟而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但是后者从不炫耀,更不卖弄。我们常常听到的讲座都是转手货,真正具有领导天分、拥有娴熟领导艺术的人他们是不会轻易走上讲台,拿自己的艺术去卖钱的。这是一个悖论:会的不讲,讲的不会。因为领导艺术始终是一门实践艺术,它深深地根植于各种管理实践活动之中。离开了管理实践去奢谈领导艺术荒唐而又荒谬。

  有一位大师大谈领导特质、大谈领袖性格,用一个恰当比喻“这叫把领袖的外貌或者领袖的外套当作了领袖”。当然听说他曾经“日进斗金”,他可是赚得盆满钵满了。可是几年过去了,没听谁说过,接受他的学习 或听过他的讲课的人真成了领袖。几年前有人问我听过他的课没有,我说没有,他的课太昂贵,我听不起。书便宜,我买书看。不过他的书我也没有买过,翻翻我就没了买的兴趣。特别有一句话让我极其反感:“想做领袖的人一定要忘记自己的性别”受不了啊,受不了!学过心理学的我非常清楚“一个人性别意识模糊”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即使你不懂心理学,面对一个不男不女的人,你是什么感受?如果有人说,为了帮你孩子成长为领袖,你首先必须让他不男不女,忘记自己的性别。你会有什么反应?你的孩子真要是不男不女,恐怕你首先会不男不女、不鬼不人。

  算了,不扯太远了。我干脆承认自己讲不了领导艺术得了。凡是不成功的企业领导都没有资格对企业领导讲“领导艺术”。现在市场上的这类课程大都是伪命题。他们讲得都不是领导艺术,而是贩卖的“领导外套”各种抽象的特质、各种自以为是的“精髓”、各种领袖自传的归类或者东拼西凑。我敢说他们不仅不会教你做领袖,相反倒是很容易让你迷失自我、严重后果就是你会不男不女。我碰到过几个老板,他们可以说就是“某某迷”。幸亏他们碰到了我,否则其中一个二个人很可能就会“邯郸学步”,连路都不会走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请大家一定要相信我这个讲真话的孩子。

  听我张国祥这么一说,完了。我们企业老板谁不想呼风唤雨、弛骋商场?谁不想做一个好的领袖,下属兵多将广?谁不想管理企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谁不想长袖善舞、指挥若定?

  有个博士说过“理论一本书,真经一张纸”。我告诉你这张纸上的内容不就得了,还省得老板朋友们花一些冤枉钱。

  领导艺术说白了,它是一门实践艺术。是从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发展的。而且领导艺术还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相互之间不可复制不可模仿。简单地讲,你今天成功的方法,明天不一定适用;你昨天得意的神来之笔,今天不一定能续写出相同的华章;你对张三的激励,一个眼神就够,你对李四的鞭策,讲了一箩筐无用;你到你熟悉的场所,一个微笑,下属就会心领神会;你去你陌生的车间,即使不需要讲得嘴干舌燥,也要沟通一番,员工方才明了。什么是艺术?那就是艺术与人浑然一体,不需要做作,一切因应眼前的现实,一切符合客观事物的变化,不是刻舟求剑、墨守成规。

  古人说“上善若水”。我想改一改“艺术若水”。水,可以不惧任何曲折,包括高山,也包括低谷,包括一切人为的堤坝,水总是在欢乐地流淌。水,可以渗透到任何有需要的地方。水,是所有万事万物中最伟大的力量。水,分开了,一点一滴,似乎没有力量,可是当无数小水滴汇聚在一起的时候,排山倒海的力量有什么可以与之媲美?我们企业的员工不就是这一滴滴水珠?领导艺术就是凝聚这一滴滴小水珠。

  有人说“人格是金”,我也赞成。意思是人格贵重,千金不换。不过我更欣赏“人格是山”,风吹不动,雨打不遥

  如果一个企业领导具备了山一样的人格,做到了“一诺千金”,掌握了水一样的领导艺术,做到了“从善如流”,那么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领袖!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推销你的梦想》
        迈克是德国一家保时捷分店的销售经理,他头脑灵活,善于出奇制胜,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招徕顾客,在业界素有“鬼才”之称。可是最近半年来,由于周围新开了几家名车销售店,竞争激烈,接连几个月,迈克所在店的销售额不断下滑,迈克很伤脑筋。
    一天早晨,他拨通几个有购车意向的客户的电话,预约了前去拜访的时间。随后,他叫上一个助手和一名摄影师,带上了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开着新车向第一个目标客户家驶去。
    当车开到那个叫乔恩的客户家门口时,迈克一行下了车。迈克并没有急着去敲乔恩家的门,而是在乔恩家门前屋后转了一圈,然后示意助手将新车开到一个适于做乔恩家的停车位的地方。随后,迈克吩咐那个摄影师给房子和车子拍照,并告诫他:照片看上去一定要有新车与房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效果。
    按照迈克的要求,摄影师忙活起来,他从各个角度对车和房子进行取景。不一会儿,摄影师拍好了一张照片,摄影师将照片传到电脑上,通过连接在电脑上的打印机打印出了照片:只见在一栋有白色窗户的赭色房屋前,静静泊着一辆崭新的黑色保时捷,房屋前的几棵树落下的黄叶铺满了地面,一片树叶刚好落在新车前面的挡风玻璃前,整个画面看上去是那么协调、完美,不禁让人联想到照片里这一家人的安适和富足。迈克拿起照片欣赏了一番,对摄影师翘起了大拇指。这时,房屋主人乔恩出来了,迈克上前跟乔恩简短地寒暄几句,送上那张照片,然后跟乔恩道了别,一行人开着车,向另一个客户家驶去。
    一天下来,迈克带着助手开着新车重复做同样的事情。他的这一举动让助手和所有的员工们都感到很奇怪,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个多月过去,迈克的店没有对新车进行过一次撒网式宣传,也没有跟竞争对手进行过价格宣传战,只是为154户有购车意向的人家拍摄了照片。奇怪的是迈克此举却换来了极高的成功率,154户人家中,有超过30%的住户预约看车,最终的成交率也极高。那些决心购买迈克的车的人,几乎都说过类似的话:“车很漂亮,也许是最适合我们家的一款车。”
    看着销售额一天天高起来,员工们都很惊讶。原来,这是迈克想出的一种聪明的促销手段,他根据有购车意向的人的心理,用一张张车与房屋完美融合的照片,激起他们对拥有照片里那辆车的美好渴望和联想。因为看着照片里新车与房屋完美搭配显示出的那种和谐、丰足的意境,谁不会为之心动并说服自己买下那辆车呢?迈克意味深长地说:“我推销的是车,更是在推销购车人心中那个对美好生活的梦想啊。”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