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01日    罗家德 经理人网      
推荐学习: 投资是认知变现,提高认知能力就是财富增长的关键点。熊晓鸽、徐小平、李开复、朱啸虎、阎焱、刘昼、邓锋、陈玮等数十位国内最知名投资大咖亲自授课,九大模块,课时一年半,只限60人!沙丘投研院股权投资黄埔12期>>
 中国管理与西方管理最核心的区别,并不是“是”或“非”的问题,也不是“有”或“无”的问题,我们有的组织现象西方管理理论都谈到,西方管理理论我们也多有实践,不同,在于程度问题和出发点的问题。

  中西方管理的差异并不是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的区别,也不在于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的区别。西方也有集体主义,只是西方的认同更多的建立在种族、阶级、姓别、职业、年龄等因素之上,当然,相对而言,西方更强调个人主义。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则更多的表现为圈子中的行为。西方也有人治和礼治现象,也会很重视文化、愿景等等,并设计制度鼓励自组织,如晚近发展出来的内部创业制度(internal star-ups)与自我导向团队(self-directed teams),但西方更重视的则是流程、规章、制度,管理思维以规划与控制为主,因为这套管理预设了理性经济人的人性假设,所以组织是可以理性设计并理性控制的,这就是理性系统的思维。

  西方的管理是以理性系统为主,辅以自然系统的特征。因此,西方的组织通常更强调“对事不对人”,以流程、规章、制度出发的,重视对事进行规划、执行、考核和奖惩。通过设定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流程,将员工化作大流程中的小螺丝钉。只是后来管理者们发现这些“螺丝钉”们开始表现出不满意的情绪,开始怠工和不服从管理,进而才产生了员工关怀、愿景管理等等一系列人本管理的元素,以提高“小螺丝”的工作满意度、归属感和成就感,最终提高工作动机。

  与理性系统相对应的是自然系统,相信社会人的人性假设,人是需要关系、小团体、归属感与信任感的,所以人的结合是自然生发的,很多组织现象是不可能理性设计与控制的。中国的管理则一开始是就是从人出发的,是以自然系统为主,理性系统为辅。因而,中国人重视先管人再管事,强调“人对了,事就对了”。中国管理重视看人、收心,学习 ,因才器使,然后授权赋能,以期“我无为而事自成”。中国领导不会详细规定每个工作细节,而是在前期做好关系管理,建立信任之后,事情就是你的,所以领导的最高境界就是“无为而治”。中国管理是先承认自组织,效率不是来自于规章制度、规划控制,而是来自于自组织,这是整个管理思维中最不一样的地方。

  本文摘自我的新书「中国商道—社会网与中国管理本质」。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忙碌的农夫》
有一个农夫一早起来,告诉妻子说要去耕田,当他走到40号田地时,却发现耕耘机没有油了;原本打算立刻要去加油的,突然想到家里的三四只猪还没有喂,于是转回家去;经过仓库时,望见旁边有几条马铃薯,他想起马铃薯可能正在发芽,于是又走到马铃薯田去;路途中经过木材堆,又记起家中需要一些柴火;正当要去取柴的时候,看见了一只生病的鸡躺在地上……这样来来回回跑了几趟,这个农夫从早上一直到太阳落山,油也没加,猪也没喂,田也没耕……很显然,最后他什么事也没有做好。
点评:
做好目标设定、计划和预算是执行的基础。做好时间管理是提升执行效率的保障。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