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9日    孟庆祥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17号下午,在朋友圈中收到一个小图像截图说黄峥已经辞去了拼多多董事长的职务,放弃了1:10的股票投票权安排,把股票投票权委托给平多多董事会管理,自愿锁定股票三年。

然后,我就转了这个帖子到几个群,也看到了一些评论,总体来说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看山是山。奥,黄峥彻底退出拼多多,他说他要去搞科研了。第二种,看山不是山。想想当年老段隐退到美国,其实背后有一些不为公众所知的无奈。看看麻老师,哎!现在郭嘉开始收拾几个大互联网公司,拼夕夕贩卖那么多的假冒伪劣,前一段时间又出事,黄峥实属急流勇退,聪明人啊。第三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就是这种情况。

对黄峥的理解有两个材料,第一就是他在网络上的言论以及重点是对这次辞职的解释,粗略的分析了拼多多的成长史和商业逻辑。第二,黄峥中学是杭州外语学校的,就是浙江最牛逼的中学,据说,在黄峥度中学时,已经被杭小的一些人认为是人中龙凤。这是比学霸、学神高了很多的评论,这种学校学习好,能捞分是司空见惯的才能,不算啥。但若是人中龙凤可不一般。

1912年,毛泽东19岁,写了一篇《商鞅徙木立信论》,他的国文老师柳潜的评语是:“实切社会立论,目光如炬,落墨大方,恰似报笔,而义法亦入古。逆折而入,笔力挺拔。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是有功于社会文字。”

黄峥在辞职信中说:“小时候,老师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我和很多人一样说想成为科学家。而今一晃已过不惑之年了,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家也许已经不太可能了,但如果我努力,把中学里最喜欢的化学、大学里学的计算机、工作中学习的经营管理结合起来,我天真的想,说不定也能再做出点有意思的事儿。成不了科学家,但也许有机会成为未来(伟大)的科学家的助理,那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宁为百夫长,不做一书生”,古代很多牛逼人都想立功,所谓立功就是一种自我实现。但在古代没有科技,立功的途径很窄,基本上只有当官一条途径。我看古诗、古文、书法之类的,也为古代牛逼人没有时代机遇发挥他们的智慧感到惋惜。有一集介绍达芬奇的电视里有这样一句话:“当人类还在沉睡,你却过早的醒来,这是你的不幸,确实人类的幸运。“达芬奇那个时代现代科技也处于萌芽前期,达芬奇过人的智慧无法转换成确定性的科技成果,所以,这是伟大智慧的不幸,但他又启迪了科技,所以是是人类的幸运

我假装能够理解黄峥的想法。小时候说当科学家是当时的时尚,但对黄峥这种人来说,并非随便说说。

许多一流智慧人都喜欢追求确定性的因果关系,而科技是最纯粹的追求确定因果关系的挑战。

所以,我不认为搞科研只是黄峥的一种说法。黄峥用很短的时间搞定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就,他虽然只有41岁,但时不我待,对于搞科学研究已经是黄金年龄的晚期。他去年7月份辞去CEO,本打算一年之后再辞董事长,但我觉得他内心的呼唤很急切。搞科学一来能否搞定是很难说的,与机遇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又说成不了科学家,成为牛逼科学家的助理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搞科学尤其是顶尖科学,比商业的机遇更少。科学不需要重复发现,真理就那么多,牛顿发现了,牛X就没有机会了。20世纪上半叶现代物理的主要规律都发掘完了,下半叶的天才便没有这个机会。

商业是客观的,但也是一种偏庸俗的斗争,他的好处就是可参与性强,时刻都有机会,斗来斗去对于少量的人没多大的喜好和快乐可言。

著名的菊花厂,历次斗争中的王者,其实老板心中也是住着一位科学家的。不然,你怎么解释稼先路,贝尔路这些名字?

黄峥这种段位搞科学,纯粹是为了取得伟大的成就。通常为利益、为名声的小科学成就,把科学成果放到科学评价体系中捞分他是不需要的,但这不能这么说,尽在不言中。

最后,我还得来点不要脸庸俗的东西就是卖书。我的新书《饱和攻击营销法》刚刚上线,精装版本,良性之作,管用不忽悠。定价68,现在京东5折特价,赶紧下单,按下方二维码直接采购,看的文章,要支持我的创作,持续为大家输出有启发,观点犀利的文章。

现在,你的支持非常重要,书刚刚发售,通过分散购买上榜,这样就能获得系统流量,这年头没办法,马太效应。现在你购买一本相当于帮助我卖100本,先干为敬,谢谢啦啊。书到手的去京东动动手写几个字的评论啊。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鞭策》
[故事]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一边拼命挣扎,一边高呼救命。这河面并不宽,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到: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一层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

[分析]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偶尔利用你的权威对他们进行威胁,会及时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孟庆祥课程
孟庆祥观点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