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31日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稻盛和夫是日本“经营四圣”之一,27岁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名京瓷Kyocera),52岁创办第二电电(现名KDDI,仅次于NTT的日本第二大通讯公司),这两家公司均为世界500强企业。2010年执掌日航,令濒临破产的日航迅速扭亏为盈。

  在这里我要讲的是“心与经营”,我想通过对自己大半生的回顾,谈谈人的内心会给经营带来怎样的影响。

  故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时,我在旧制中学里患上了结核病,一度濒临死亡。当时我摄取不到足够的营养,只能休学回家卧床休养。我的叔父和叔母在战争时期就死于结核病。那个时代结核病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继叔母之后,叔父也染上结核病,随后我这个侄子又患上同样的病,因此外面风传“稻盛家有结核病的遗传,那个孩子恐怕也不行了”。

  那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本宗教方面的书,书中写道:

  灾难和幸福都取决于人的内心,一个人拥有怎样的内心,就会创造怎样的境遇。也就是说,如果将患病归咎于你的内心,那么感到幸福也是你内心的缘故。

  读后我深受触动。

  当时我并非病入膏肓,只是处于结核病初期的肺浸润阶段,每天躺在床上,骨瘦如柴,濒临死亡深渊。那本书正是在那样一种境况下读到的,所以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故事二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相信身边的现状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在“二战”结束前的1944 年下半年到1945 年,我的家乡鹿儿岛在轰炸中被烧得面目全非。我虽然正患结核病卧床休养,可是为了不给父母增添麻烦,每次遇到空袭我都逃到防空洞里。空袭越来越猛烈,我们只能眼看着自己的家面临被烧毁的危险。我在空袭中拼命奔逃,不知不觉中竟忘记了自己的病情,等意识到自己还是个病人时,疾病竟然已经痊愈了。后来,我的身体逐渐恢复。大学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27 岁那年意想不到地开始经营今天的京瓷公司,到今年正好历时28 年。

  在最初工作的公司里我担任主任一职,我和以前的上司—课长、部长,以及我的助手总共7 人携手又创办了一家公司。

  之前的那家公司几近倒闭,我们的初衷是自己创办的这家中小企业能养活我们即可。我们创办和经营这家公司时想:无论怎样,充其量我们也只能办成一家有两三百名员工的企业,这就算是很大的成功了。可是今天我们的公司已经发展到连我们自己都难以置信的地步:销售额达到2 000 多亿日元,员工12 000 人,资本金300 多亿日元。我们在美国创建了4 家工厂,仅美国员工就雇用了2 000 多名。当时我满口鹿儿岛方言,连普通话都讲不好。现在总算能讲普通话了,可是语调还是略有不同。这样一个人,将业务发展到海外,创办并经营着多家工厂,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因罹患结核病而濒临死亡深渊时,我从书本中领悟到身边的现状忠实地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27 岁那一年创办公司,此后28 年间,出乎意料的事情在我身边接二连三地发生。 这两件事体现出,人内心的作用具有多么巨大的力量。对此,普通人恐怕难以相信。

  我是搞技术出身的。我们的企业经营就从我所从事的陶瓷研究工作开始。也就是说,我是搞技术的科研人员。因此,我完全没有将人心的问题纳入所谓技术和研发中去考虑。我们彻底追求经营的合理性,坚持以科学的方法开展经营活动。然而无论如何我还是感觉到, 人的内心对身边的现状有巨大的影响。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敌人与朋友》
  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他对政敌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林肯十分温和地说,"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营销启示:朋友和敌人是相对的,如果一个敌人变成了朋友,不正是少了一个敌人吗?在销售市场上,竞争对手是相对的,如果相互之间通过联盟共同开拓市场,对于企业来说不但节省了大量的销售成本,而且市场空间会更广阔。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