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4日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吴丰恒 李娜 赵陈婷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华为携手机业务成功之势推出PC,联想则面临PC业务滞长局面。

“大家知道华为的性格,我们不轻易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进入一个领域一定要做得最好。”

西班牙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16)上,华为消费者BG业务CEO余承东一不小心透露了华为的“野心”。巴塞罗那当地时间21日下午2点,华为正式宣布进入PC领域发布Matebook二合一电脑。

华为算盘珠子如何打?外界有多种解读。“很多人认为PC几乎是一个死掉的行业,但华为可能并不这样看。”电信专家曾韬日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而根据华为的解释,其进军PC业务正是基于对行业趋势和技术创新成熟度的判断。

华为携手机业务成功之势而来,PC产品线和行业老大联想PC业务直接碰撞。联想有理由担心吗?

PC见底将回升

华为总裁任正非曾在公司2015年度市场工作会议上表示,华为终端要敢于在5年内超越1000亿美元的销售收入。不过在MWC2016上,余承东否认华为开辟PC业务是为了完成5年业绩目标,“我们做这个东西并不是为了1000亿美元充数。”那么,华为是如何思考的?

“大概跟踪了4年时间,2年前启动了这个产品具体设计,到今天发布,有一个漫长的时间。”华为移动宽带与家庭事业部总裁杨志荣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

众所周知,消费者业务的迅猛增长成为拉动华为2015年全年营收增长最大动力。消费者业务中,其开辟不久的智能手表业务是基于华为对未来的判断,然而智能手表业务目前在全行业仍未迎来爆发,智能手机业务是华为消费者业务支柱。

2015年,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新高——超过了1亿部。然而,根据多家咨询机构共同判断,从去年开始到后面几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放缓难以避免。如果整体市场下滑,谁来补充乃至替换华为营收增长的支柱?无疑,华为是看上了PC这一传统IT产品。

然而PC市场的状况目前并不容乐观,在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201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联想连续第十一个季度占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第一位,全球市场份额为21.6%,然而即使是联想也无法回避个人电脑市场整体增速放缓的压力。

从2012年增长趋缓和下滑以来,全球PC市场的“冬天”已持续4年。

然而,PC市场将回暖也成为部分行业人士的共识。IDC助理副总裁王吉平此前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球PC市场增长曲线有望在2016年见到底部,“我们认为2016年是全球PC市场止跌之年,中国市场2016年仍有5%左右下滑,但预计到了2017年也会见底。”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也认为,被多次唱衰的PC产业依然有不错的未来,并且已经在PC市场看到一些好的迹象:Windows10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可能接下来会迎来另一波企业换机的热潮;此外,一些新的产品形态,比如说可插拔的二合一平板电脑(带键盘的平板电脑),还有双模式的电脑产品都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新形态、新模式产品今年将会有所增长。

华为发布的首款PC产品,即二合一产品matebook。

余承东表示,华为认为移动办公领域的刚性需求永远存在。

搅局成功的可能性

对于华为开辟PC新业务,杨元庆在2月初的财报沟通会上接受包括《第一财经日报》在内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联想并不特别关心某一个别厂商进入或者退出,“当然它们进来的话也有好的地方,把风向吹到这个行业里面来了,能够带动消费者,带动市场更多地关注这个行业,这个是我们欢迎的事情。”

华为和联想,同是拥有辉煌历史的公司,同是行业领头羊,同是中国科技公司全球化标志性企业。不过从公司消费者业务现状层面,发端于手机、向智能手表和PC领域拓展的华为,相对于以PC发家、向移动领域拓展的联想,却收获了迥然不同的业绩现状。

2015年,华为智能手机业务带动了华为全集团30%的营收增长,而联想智能手机、PC业务均出现显著下滑。联想智能手机曾经在“中华酷联”中超越华为,现在被后者反超,PC业务,联想仍是全球市场份额最高的“老大哥”,不过在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这个财季录得营收、利润12%、18%的下滑。

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反超故事,未来在PC领域会否重演?“正如过去在电信行业挑战爱立信、在企业网挑战思科一样,华为也可能希望通过自己的技术创新力和狼性文化,继续做挑战行业巨头的事。”曾韬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PC不是正在死去的业务,但是它确实是一个需要有更多创新的业务。”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夏乐蓓这样评价PC产业,而这也是多数科技厂商的共识。不过在2016年,华为“抄底”PC市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即行业技术创新的积累已经达到促进产业市场回升的临界点。

2015年下半年,英特尔面向移动办公需求发布了最新一代芯片产品,微软最新一代Win10操作系统上线,新的无线充电技术正在酝酿。而与此同时,上一代技术PC产品从使用年限角度也已经逼近极限。联想、华为都发现了这些特征,也都决定发力PC,同时看好二合一设备和移动办公需求。

从PC核心技术角度,无论芯片、操作系统,均不掌握在目前PC主流厂商手中,新进入的华为也沿用了英特尔和微软产品。但从华为在电信设备、智能手机的研发来看,并不排除继续沿用重金长期投入研发、强攻核心技术建立技术核心竞争力的旧有路径。

“从过去多次成功挑战巨头的方式而言,华为可能会选择在操作系统、芯片等核心领域正面突破,引入安卓系统和海思芯片。”曾韬认为。只不过,华为想要挑战联想在PC的地位,或者在PC市场再分一杯羹,并不容易。

来自IDC的观点是,整个PC市场目前呈现出向联想、惠普、戴尔和苹果这四大PC厂商集中的趋势,IDC分析师汤姆·麦内利(TomMainelli)指出,在当前5到10名的厂商中,很可能会有两家退出市场。

在杨元庆看来,PC行业整合趋势对于联想更加有利,他的判断是,大趋势并不是越来越多的厂商进来,而是越来越多的厂商出去,而联想会利用这种优势扩大市场份额。

此外,跨界颠覆,科技圈过去几年不乏失败案例。作为PC产业领军者的英特尔试图通过移动芯片进军移动产业,却并未撼动高通;ARM、谷歌也曾试图跨界进军服务器、PC产业,而目前表现也并不尽如人意。在部分业内专家看来,想进入“封闭”的PC圈,想要打破PC创新力的瓶颈,并非易事。

“我一点都不意外,”电信专家付亮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大家普遍还不知道的时候,华为已涉足PC,不过原来是偏工业。华为有相当的技术储备,要继续保持消费者业务高速发展,华为完全可以把积累的技术手段转移到PC领域,而关键是怎么来做PC。”

“如果从一开始定位的是和苹果MacBook竞争,采取相近产品和市场策略,突破肯定有难度。但如果一开始借助自己的优势,让PC业务2B的比重比2C更大一些,从局部打开市场,可能相对容易。”付亮说。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联想集团是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是中国的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从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 ……
阅读更多【联想】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叫醒你的是什么》
杰克是美国纽约一家公司的主管,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杰克的薪水很低。杰克每天早晨6点多到公司,晚上8点多了还在公司加班,有时候甚至要忙到晚上10点多。
 工作的劳累不算什么,可是让杰克难过的是自己对这份工作已经没有了信心,每天的工作仅仅是为了那微薄的薪水。
   终于有一天,杰克再也受不了这样的生活了,他请了假,去一个风景区散心。风景区有一处是钓鱼的地方,于是杰克买了鱼竿坐了下来,开始钓鱼。烦躁的杰克钓了足足一个多小时,可是没有任何收获。
    坐在杰克旁边的一位老者,却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钓了很多鱼。老者问杰克:“年轻人,在想什么呢,这么烦躁?”
杰克对老者说了自己工作上的不如意:工作很累,可是却没有任何成就感,而且薪水也低,更要命的是自己已经厌倦了这份工作。
    老者默默地听着,等杰克说完的时候,老者又问了一下杰克公司的情况,然后对杰克说道:“每天早晨叫醒你的是什么?”
杰克一下子愣住了,不明白老者是什么意思,杰克想了想说道:“每天回来都很晚了,一直到第二天早晨都很累,叫醒我的当然是闹钟了。”
   老者摇了摇头说道:“这就是为什么你会感到工作累而且没有希望的原因,年轻人,你觉得每天叫醒你的应该是什么呢?”杰克不明白什么意思,满脸疑惑地看着老者。
   老者说道:“年轻人,每天早晨叫醒你的应该是梦想,而不是闹钟。”
   杰克一下子愣住了,半天才明白过来,是啊,为什么自己会这么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自己一直在为那些微薄的薪水而工作,而不是在为梦想努力。
 杰克想起了大学毕业的时候,自己曾经立志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专家,可是现在却在一个小公司里混日子……想到这里,杰克再也坐不住了,他马上回去辞职,然后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销售工作。
     一个月后,杰克找到了一份销售工作,虽然薪水比原来低很多,可是杰克却干得很有兴趣。1年后,杰克成为一家大公司的销售主管;3年后,杰克成了著名的销售专家。
  叫醒你的是什么?如果是闹钟,你仅仅是在为一份工作而工作,可是如果叫醒你的是梦想,那么你正在为梦想而努力。为工作而工作,你收获的只是一份微薄的薪水,如果叫醒你的是梦想,那么最终你的梦想就会实现。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