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1月10日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王佑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 “我从这件事中领悟到:如果突然发生地震的话,住在房子里面的人,一定要拿着东西砸碎玻璃窗跑出去。”王冬雷说。

坐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面前的王冬雷,比数年前清瘦了不少。一日三餐已习惯了清淡的饮食,小酌红酒,并抽一些时间做运动,即便目前工作安排得十分紧凑,精神状态还比以往更好。

当过企业工程师、跑过面包机销售、收购过美国公司、现在管理着数万人的企业德豪润达,40多岁的他所经历的一切,相对更丰富。

去年“雷士股权争夺战”后,德豪润达董事长王冬雷的名字也让更多人熟识了起来,德豪润达也变为雷士照明的第一大股东。“我喜欢GE前董事长杰克·韦尔奇的那本《赢》,从中学会换位思考、关注他人的利益,并实现双赢。”王冬雷说。

面包机起家

大连理工大学毕业后,王冬雷在1985年的第一份工作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的工程师。1991年的某天,他偶然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篇小文章,里面报道了海外市场上有一种面包机很畅销。王冬雷寻遍了北京的商场,类似的面包机还未上市,他托朋友从海外代购回来。每天下班后,头等大事就是拆解面包机,仔细研究工作特点,此外他也学用电脑,第一台有自动控制程序的面包机就这样诞生了。随后王冬雷辞职、南下广东创业,这也是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雏形。从没有客户,再到将面包机的性能改进,再到不断吸引到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客户,王冬雷的面包机被越来越多人知晓。到2000年时,德豪润达的面包机市场占有率已达全球40%,烤炉、烤箱的销量占全球总量的30%,电炸锅的销量达20%。

王冬雷做面包机也并非一帆风顺。“我穿着西装进了华尔街,又穿着衬衫跑了出来。”

一次美国展会上,一个美国人走到他面前问,“你只要花100万美元,我就把公司的50%股份卖给你。”王冬雷一看,这不是美国最大的面包机公司北美电器的老板吗?回去思考后,王冬雷发现:如果一台面包机挣10美元,以ACA全美30%的市场占有率即100万台计算的话,一年有1000万美元的利润。想到这,王冬雷果断决定接盘。但在第二年(2005年),当地市场突然从每年400万台的容量大幅下降至100万台,连续增长12年的行业急转直下,令人错愕。

“我带病从中国赶飞机到美国,决定将公司卖出,回头再看,出售公司这个决定做对了。我从这件事中领悟到:如果突然发生地震的话,住在房子里面的人,一定要拿着东西砸碎玻璃窗跑出去。”王冬雷说。

转战LED

“OEM这个产业做了十多年,但整个大的外贸环境,特别是小家电的外贸环境没有以前好了,我们也要做战略转型。”在看过一系列行业之后,王冬雷感觉新能源及环保产业可能是最合适进入的。

但这个行业中也有细分产品,如太阳能、风能、LED等等,经过充分论证后王冬雷发现,太阳能并不算很成熟的产业,即便价格再低,也很难与水力发电、煤炭发电相提并论,要发展必须要有长期的政府补贴和支持才行。而风能产业也全是大企业,德豪润达的优势也不明显,“剩下的就是LED项目了,这也是后来我们瞄准的产业,”根据LED的成本下降曲线来推算,虽然会需要一段时间的政府补贴,但时间应该不会很长,而且当德豪润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后,有可能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不过,想要做大LED的话,还得满足一个前提:需要有研发团队。

“在寻找合适的、确实有技术的人才也费了一番周折,不乏一些并不掌握技术的人会来找你,不过我有个特长:会看人。”讲到这一点时,王冬雷非常兴奋,“尽管我不是做LED产业的,但我有一种技术的直觉。因为技术这个东西,没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的时候,你会觉得特别难,非常艰涩;一旦被捅破,哇!原来是如此简单。所以,如果你明白基本的原理,一切都不难了。”

王冬雷说,对于人才,首先要找到他们,其次要有本事留住人家,满足这两点至关重要。“就像杰克·韦尔奇说的那样,要积极地保护你最好的30%员工。”

“LED是一个需要时间沉淀和耐心的产业,你既要挺得过以往最难熬的几年,又要把技术可以做到顶尖,就必须耐得住性子。我没有把生活与工作分得很开,偶尔会打打球,但更多时间会放在工作上,现在多数时间我会研究LED今后的大趋势。”王冬雷告诉本报。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没问题和有问题》
有一个企业家坐在餐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一位热心人走上前去,问到:“您一定有什么难解的问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吧!”
    企业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帮我的忙。”
    这位热点心人立刻掏出名片,要企业家明天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
    第二天,企业家依约前往,这位热心人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企业家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热心人用车子把企业家带到荒郊野地,二人下了车,热心人指着前面的坟场对企业家说:“你看看吧,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统统是没有问题的。
    企业家恍然大悟。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只要有问题,就有存活的希望。只要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前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