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颜易 跨国周刊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目前,索尼支持的蓝光正式成为下一代高清光盘格式标准。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索尼此次的成功,实际上是其充分吸取此前与松下格式之争失败教训的结果。

  2008年2月16日,东芝HDDVD规格宣布退出市场竞争。至此,一场长达6年的次时代DVD规格之战最终以索尼的胜出宣告结束。

  VHS-Betamax大战之由来

“二战”后,日本经济步履维艰。但索尼公司逆流而上,集中力量,积极开展技术创新。1950年,索尼制造出了日本第一代磁带录音机和磁带。上世纪60年代末期,索尼又将产品结构从音频拓展到视频,以期通过对电视广播节目的录像,在安培公司(AmpexCorporation)所占录像机市场之外,另行开辟家用录像机市场。

  1965年,索尼公司生产出了日本第一台家庭录像机。然而,想要在画面质量、价格和便利性之间找到平衡点实属不易。为了赢得普通消费者的青睐,索尼尝试与松下公司合作。此举意在避免竞争对手间的格式战争,同时,单一格式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上的差距,松下无法按索尼最初设计的高标准组织批量生产。无奈之下,索尼只得做出妥协,降低技术标准进行生产。结果,其产品还是没能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索尼知道,视频技术日新月异,延迟推出新产品的代价巨大。在此情况下,索尼冒着引发格式战争的风险,开始在Betamax的品牌下开发自己的VCR技术,希望能生产出更新更好的产品占领市场。

  1975年,索尼推出Betamax的视频标准,日本第一台家用Betamax录像机亮相。一年后,松下也推出了自己的VCR技术,即VHS。历时多年的VHS-Betamax格式之争从此拉开帷幕。

  不同选择不同结果

此时,摆在两个竞争对手面前的是同样的难题,即如何在价格和质量之间权衡利弊。更高的画面质量必然需要更高的成本支持,而且录制时间也会缩短。价格低廉的部件和卡带会降低产品成本,延长录制时间,但录像的质量也会下降。在高品质与低成本之间,索尼选择了品质优先。松下则延续了一直以来的传统,即提高生产能力、发展规模经济,占据成本价格优势。

  两家公司不同的战略选择,直接带来了两种产品在市场认同上的显著差异。

  索尼公司秉承“力争上游,永不落后”的训诫,极力追求产品质量。结果,与VHS相比,Betamax能够提供更好的画面效果,录制和回放都更加快捷和方便。与此同时,其产品的弊端也十分明显:一是磁带的磨损较大,使用寿命相应缩短;二是其磁带容量比VHS磁带要小。

  松下的战略选择确实存在录像画质较低的问题,但其产品在市场上却获得了三大优势:第一,价格更低,易于为普通百姓所接受;第二,录制时间较长。标准的Betamax录像带只可记录 60分钟,而VHS长达3小时的录像带则可以完整地录制电视节目和电影;第三,产品更易生产。松下得以更广泛地转让技术。数量众多的制造商既提供了种类繁多的市场产品,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松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战略调整难挽败局

索尼清醒地认识到,录像机的可记录时间乃是赢得市场的决定性因素。1977年,索尼调整策略,推出了第二代Betamax,以牺牲视频质量为代价延长了录制时间。然而,由于两代Betamax不能兼容,成效并不理想。当时,由于视频租赁市场迅速发展,多样的VHS随着卡带租赁的网络效应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产品销量大幅增长,而第二代Betamax却很难打开局面。1989年,Betamax几乎被VHS挤出美国市场。

  从常理来讲,技术创新是时代进步的动力,同时也是企业打造品牌、争夺市场的利器。尤其是对那些专业人士来说,Betamax或许才算得上是合格的录像机。但是,在众多普通消费者眼里,能够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完整地录制他们喜爱的节目才是最重要的,即便画质和音质略有下降也在所不惜。这便是市场的选择。索尼公司的这段前尘往事告诉我们,市场认同是硬道理。如果没有市场的认同,难免陷入曲高和寡的结局。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索尼(日语:ソニー株式会社,英语:Sony Corporation),是日本的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
阅读更多【索尼】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上路》
一和尚要云游参学。师傅问:“什么时候动身?”“下个星期。路途远,我托人打了几双草鞋,取货后就动 身。” 师父沉吟一会儿,说:“不如这样, 我来请信众捐赠。
    
师父不知道告诉了多少人,当天竟有 好几十名信众送来草鞋,堆满了禅房的一 角。隔天一早,又有人带来一把伞要送给 和尚。和尚问:“你为何要送伞?”“你的师 父说你要远行,路上恐遇大雨,问我能不 能送你把伞。”但这天不只一人来送伞,到了晚上, 禅房里堆了近50把伞。 晚课过后,师父步入和尚的禅 房:“草鞋和伞够了吗?” “够了够了!”和尚指着堆在房间里小 山似的鞋和伞,“太多了,我不可能全部 带着。”
       “这怎么行呢?”师父说,“天有不测风 云,谁能料到你会走多少路、淋多少雨? 万一草鞋走穿了,伞丢了怎么办?”师父 又说:“你一定还会遇到不少溪流,明天 我请信众捐舟,你也带着吧……” 和尚这下明白了师父的用心,他跪下 来说:“弟子现在就出发,什么也不带!”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不是身外之物是否完备,而是有没有决心!有决心了,拟定目标了,一切都不是问题!请带上你的 心上路吧,目标在远方,路在自己脚下。 每迈出一步,都是一点点收获! 带心上路,一切外物自然俱足!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