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中国证券报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柯达 咸鱼翻身抑或垂死挣扎

作为全球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生产和供应商,美国伊斯曼柯达公司曾经串起过人们美好生活的每一刻,却在转型失败后黯然按下了破产“快门”,定格在了过去时光中。

本周柯达的命运出现转机。柯达13日宣布,已与债权人达成了规模为7.93亿美元的“专利换贷款”协议,此外,该公司在坚持推进大规模重组方案,计划于2013年走出破产保护困境。受上述消息提振,截至14日收盘,柯达场外交易价格本周累计上涨7.5%,至0.215美元。

断臂求生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柯达宣布,已与债权人达成规模为7.93亿美元的贷款协议,条件是柯达出售逾1100项专利技术。这笔最新贷款有望帮助柯达于2013年脱离破产保护状态。

根据协议,包括中桥投资合伙公司、黑石集团子公司对冲基金GSO资本、摩根大通和瑞士银行在内的柯达债权人财团将向后者联合提供贷款,其中包括4.76亿美元的新贷款和3.17亿美元旧贷款的延期偿付。这一协议已获得柯达董事会通过,尚需要美国破产法庭法官批准。

报道称,作为获得最新融资的条件,柯达须以约5亿美元廉价出售1100项数码专利技术,该公司目前正与包括苹果、谷歌、微软和专利权收集商Intellectual Ventures Management以及RPX Corp等公司在内的竞购财团谈判。

在柯达今年年初申请破产保护后,包括花旗集团在内的银行曾向其提供了9.5亿美元破产贷款,以供该公司在破产保护期间维持运营,贷款期限为18个月。据悉,专利拍卖所得须被用来偿还破产贷款。

分析人士认为,柯达专利竞购财团囊括了全球智能机市场上竞争最激烈的两个对手苹果与谷歌,还包括了专利授权公司,对陷于破产保护状态的柯达而言,出售专利或许是断臂求生的机会。

但也有业界人士认为,7.93亿美元贷款能否帮助柯达咸鱼翻身值得怀疑。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吕谋笃表示,柯达此次可能获得的7.93亿美元资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注资,而是一种交换关系。7.93亿美元或许能够应付柯达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但其出售大量专利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实质上,柯达能否起死回生,仍由未来该公司核心业务发展与市场决定,而专利技术对此而言至关重要。

除出售专利技术外,柯达还在实施重组计划。10月15日柯达宣布,未来该公司商业影像业务将主要集中在商业、包装和功能性印刷解决方案和企业服务,将出售包括相机、胶卷、联机打印等在内的长期业务,结束商业印刷业务。柯达首席执行官(CEO)彭安称:“我们正在改造柯达”,出售资产和降低成本对于2013年走出破产具有重大意义。

百年沉浮

柯达由美国发明家乔治·伊士曼于1880年创建,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该公司曾是全球信息影像行业的龙头老大,业务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今年1月,有着逾130年历史的柯达依据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的规定,向破产法庭提出了破产保护申请。

乔治·伊士曼发明了干板摄影法,并于1888年推出全球第一部傻瓜型胶卷相机,取名柯达(Kodak)。伊士曼曾称:“从语言学上说, Kodak 这个词毫无意义,但听起来就像相机快门声一样干脆。这就是最好的名字。”该款相机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柯达”由此被纳入该公司名称中。

加拿大赖尔森大学学者罗伯特·伯利称,“在20世纪生活过的每个人都熟悉柯达的名字和产品。柯达产品不仅被我们用来记录家人朋友和生活点滴,还被用于医院诊断、图书报刊出版和警方调查,甚至整个好莱坞电影业都是在柯达产品奠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然而当拍照由胶卷时代迈入数字时代,昔日影像王国的辉煌如曝光胶片般黯淡褪色,不复存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竞争对手的崛起,柯达胶片业绩下滑,成本负担过重,多年来苦苦挣扎。它曾希望转型为打印机厂商,也以失败告终,直至今年1月申请破产保护。

柯达的转型经历堪称教科书式的反面典型。业界普遍认为,柯达管理层满足于胶片时代的霸主地位,缺乏竞争意识,作风偏于保守,经营思维高傲,对市场趋势反应迟缓,后知后觉的转型错失了数码技术起步时期的最佳时机,最终前浪被后浪拍在了沙滩上。

持续失血

彭博社数据显示,柯达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于1996年和1999年登峰造极,达160亿美元和25亿美元,柯达股价则于1997年创出92.875美元的高点。而在今年年初申请破产保护后,柯达因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不足1美元而从纽交所摘牌,退至场外交易。截至2011年底,柯达市值由1997年2月所创的310亿美元之巅一路萎缩至2.2亿美元。而柯达的老对手富士通过成功转型,已涅槃重生,截至2011年底市值仍高达126亿美元。

如今,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汇率波动、业务收缩以及背负破产导致的高额养老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处于破产保护中的柯达仍在持续“失血”。

柯达近期公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公司亏损同比扩大了41%,至3.12亿美元,合每股亏损1.15美元。而去年同期,柯达净亏损为2.22亿美元,折合每股亏损83美分。

报告显示,第三季度柯达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9%至10.2亿美元。截至9月底,柯达持有现金仅为11.3亿美元。相比如今美国 上市 公司“现金王”苹果手握的1210亿美元现金,老牌胶卷之王尽显英雄迟暮的景象。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伊士曼柯达公司Eastman Kodak Company,简称为柯达公司,是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
阅读更多【柯达】公司相关文章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