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石章强 中国连锁经营实战网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谭木匠的门店很小。小到你几乎不会注意这个品牌的存在。但就是这个“微小”的品牌,2009年12月29日,采取特许经营模式成功实现IPO,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融资2亿多港元。谭木匠掌门人谭传华夫妇共同持有谭木匠67.88%的股份,持股数量为165,162,500股,截至到2010年12月31日按收盘价4.8港元计算,谭传华夫妇身价达到7.68亿港元。

一把小小的梳子,让谭木匠成功登陆 资本市场 ,也让创始人谭成华夫妇实现了财富梦想。那么,一把小小的木梳,也能走上 上市 路,这其中有何奥秘呢?

80年代,记得在家里陈旧的衣箱上放了很多梳子,妈妈要梳头、家里人也要梳头。由于当时不似现在几乎每日洗头,梳头成了头发打理和止痒最重要的工具。

现在的家,你几乎找不到一把木梳子。

消费习惯的变迁和理发、美发美容等衍生服务产业的发达,让梳子的使用价值在衰减。

而且,木梳镜子这些小物件都是很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非常容易仿造。全中国做木梳的成规模的企业超过200家,偏偏只有谭木匠产品的毛利率超过55%,纯利率不低于30%。这快赶上芯片、软件业的暴利了。80-300元一把的高价梳子,而且不打广告甚至从不降价,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前段时间偶然去逛谭木匠的街边小店,谭木匠的产品似乎更精美了,木头的材质分了很多种,它已经不是在卖梳子,而是在卖中国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功能产品——把梳子当成文化产品、礼品和保健产品在售卖。

纵是如此,梳子市场还是在大幅萎缩中,而谭木匠却在超常规发展,奥秘何在?

打开谭木匠09年的年报,赫然发现,梳子的销量和利润贡献率已只有30%左右,更多的是木制小家居和文化木制品。

的确如此,仅靠卖梳子“保住饭碗”就不错了,谭木匠整个产业在延伸,这是最重要的发展奥秘——从梳子到梳理用品系列、到 TAN‘S系列、到木质家居系列。

虽然还是在做木头,延伸的产品全然属性不同。显然,谭木匠已经“混合”了新的消费元素、甚至时尚元素,实施着跨界的“木头精品”战略,在看似混合乱搭的产品背后,有一条最本质的准绳在指引着,那就是朝着“善于制木”的战略定位发展。

混合是痛苦的,进入的都是原本不熟悉的领域,但没有这样的“与时俱进”和自身变革,不跨界不越界,可能谭木匠早就随着家里梳子的退役而走下商业舞台。

然而对于谭木匠而言,梳子可谓是起点, 也可谓是支点,有了这个起点和支点之后,谭木匠就有了可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渠道和网络,并进而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完成对消费者的俘获,在此基础上,开始铺设自己的“善于制木”的品牌混合通路和管道,在这个准绳下,开始有限度地不脱离本质的延伸相关木制产品。从而在其它木梳子纷纷消失之际,他却昴扬地笑傲江湖。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尾数的作用》
某公司招聘一个负责采购物品的临时员工,很多人前来应聘。招聘者经过一番测试后,留下了三名优胜者参加面试。面试的最后一道题目是: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带去多少钱?
第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20美元。主考官问他是怎么计算的,他说:"采购2000支铅笔可能要100美元,其它杂用就算20美元吧。"主考官未置可否。
第二名应聘者的答案是110美元。对此,他解释道:"2000支铅笔需要100美元左右,另外杂用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主考官同样没表态。
最后一名应聘者的答案比较特别,是113.86美元。他解释说:"铅笔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从公司到铅笔厂,乘汽车来回票价4.8美元;午餐费2美元;从工厂到汽车站为半英里,请搬运工人需用15美元;还有……因此,总费用为113.86美元。"主考官听完,露出赞许的微笑。这名应聘者自然被采用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卡耐基。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