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管控四要素(增收、降本、调结构、提效率)中“降本”的方法有哪些?

1、定额降本。建立各类成本费用的开支定额和标准,限额报销或领用;
2、预算降本。通过制定预算约束开支,对粗放的费用控制可以立竿见影;
3、技术降本。采取新的设计、工艺、装备、信息化等技术手段降低成本;
4、组织降本。通过组织和岗位的合并、扁平和集中化降低组织成本,提高组织和流程效率;
5、规模降本。通过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如采购集中、资金集中、设计标准化、装备通用化等;
6、外包降本。将某些非增值环节或自身效率不高的环节外包降低自身资源投入,提高投入产出率。
7、政策降本。充分利用国家税收、财政、科技、金融政策降低税收和资金成本。
8、竞争降本。通过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如内部项目竞标、内部指标对标、小组竞赛等)和外部竞争机制(如采购招标、项目招标、外部行业对标等)降低成本;
9、责任降本。通过成本指标层层细分下沉、划小核算、内部市场化并匹配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发最基层员工降本增效的能动性。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棵树,你砍哪一颗?》
老教授问:“如果你去山上砍树,正好面前有两棵树,一棵粗,另一棵细,你会砍哪一棵?”
问题一出,大家都说:“当然砍那棵粗的了。”
老教授一笑,说:“那棵粗的不过是一棵普通的杨树,而那棵细的却是红松,现在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一想,红松比较珍贵,就说:“当然砍红松了,杨树又不值钱!”
老教授带着不变的微笑看着我们,问:“那如果杨树是笔直的,而红松却七歪八扭,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觉得有些疑惑,就说:“如果这样的话,还是砍杨树。红松弯弯曲曲的,什么都做不了!”
老教授目光闪烁着,我们猜想他又要加条件了,果然,他说:“杨树虽然笔直,可由于年头太久,中间大多空了,这时,你们会砍哪一棵?”
虽然搞不懂老教授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我们还是从他所给的条件出发,说:“那还是砍红松,杨树中间空了,更没有用!”
老教授紧接着问:“可是红松虽然不是中空的,但它扭曲得太厉害,砍起来非常困难,你们会砍哪一棵?”
我们索性也不去考虑他到底想得出什么结论,就说:“那就砍杨树。同样没啥大用,当然挑容易砍的砍了!”
老教授不容喘息地又问:“可是杨树之上有个鸟巢,几只幼鸟正躲在巢中,你会砍哪一棵?”
终于,有人问:“教授,您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测试些什么呢?”
老教授收起笑容,说:“你们怎么就没人问问自己,到底为什么砍树呢?虽然我的条件不断变化,可是最终结果取决于你们最初的动机。如果想要取柴,你就砍杨树;想做工艺品,就砍红松。你们当然不会无缘无故提着斧头上山砍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心中先有了目标,做事的时候才不会被各种条件和现象迷惑。你的目标明确了吗?想清楚了,那就加油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