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税务争议解决与危机处理专家 《发票税务风险的防范与管控》《税务谋略与风险》 提供专业企业内训,政府培训。 13439064501 陈老师
  2020年10月11日    郭伟博客     
推荐学习: 国医大师张伯礼院士领衔,以及国家卫健委专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医药协会权威、行业标杆同仁堂共同给大家带来中医药领域的饕餮盛宴赋能中医产业,助力健康中国。欢迎加入中医药产业领航计划>>
某日,我与某跨国公司在中国培训机构的负责人讨论,议题是:“中外培训机构培训理念的最大差异是什么?让接受培训的人关注专家,还是关注内容?二者是有很大的差异吗?”
现将我的体会分享如下:
中国式的培训:
注重聘请专家,更多的是关注专家的头衔,而忽视培训内容。专家在授课过程中,讲述的是自己对某件事情的判断结果,至于为什么?有无操作空间?风险性?几乎不涉及到。在大多数情况下,专家更愿意把自己的见解当成“秘籍”,让听课者牢记,课堂上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理解。举例如下:
某人打了个喷嚏,专家点评:由于受到西伯利亚冷空气影响,再加上最近南方雨水较多,而大量私家车的出现,又使大气变暖,使北京的空气温差变化较大,所以造成你身体上的不适应,才打了这个喷嚏(我看很多股评专家就是这种语气)。此解读纯属“胡说”。现实情况是,提问的人只不过是刚吃了点川菜,被辣得有点不适应,所以才打了个喷嚏。
在当今中国这种专家还是很受吹捧的。没有做过饭的人,可以自称为烹饪大师,没有做过医生的人,可以称为医学专家,而社会上自称为税务专家的,更是多如牛毛。
国外先进的培训:
其关注的是培训内容。对授课老师的关注体现在其专业、实战和互动的能力上,这种培训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善于思考的。该负责人说: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即有欢声笑语,同时还有激烈的争论。讲课的内容要有血有肉,老师分析的观点以及争论中产生的不同意见越多越好,这其中没有谁对谁错。我们训练是学生的技能,让非专业人士听懂专业的课程,让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共同听懂一个事项或业务,并使其有所收获才是关键所在。因此,我们收取的培训费是国内同行的10—15倍。
有人说,中国教育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失败的工程。在这个流水线上,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缺乏思维和创新能力。曾记得有一篇文章讲:国外的某培训机构老师,现场观摩了中国某大学里的一堂课,课堂上学生们遵守纪律,没有窃窃私语,老师的提问学生回答得也都非常准确。下课后校方问“国外友人”感觉如何?答:“既然学生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课呢?”中国的培训课堂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可以引导学员在课堂上讨论的人来担当,而税务培训的课堂更需要有这种氛围。
涉税专业人士的涉税“交流和沟通”
现实工作中,企业的部分涉税专员和高管,虽然他们在课堂上学到了一些知识,自己也明白,但是当他们要与税局或者公司的高层及其它岗位的人员进行交流时,竟然表达不出来真实的意思。他们不会表达,不是低调,而是在现实税务实践工作中的一大缺陷。
在当下很多场合中,有多少“哑巴”式的涉税专员和高管?这个我不得而知。
作为我自己来说,1982年刚参加税务工作时,也是一个羞涩的大男孩,不善于表达,甚至不会表达,与人说话脸就红,像个女孩。由于职业的关系,特别是从1985年开始在税政科工作后,与企业和税局里内部人员的交流与沟通,是需要掌握的基本功课,所以从那时开始,自己就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多讲课就是最好的锻炼。
据不完全统计,我的讲课场次现已累积突破两千场(次),因此,我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也提升的很快。在课堂上,我要面对各式各样的人群,他们会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如果自己以税务专业的语言与他们交流,是难以交流的。
我接触的学员来自于各行各业,他们花钱出来学习,主要是为了提升而不是扫盲,所以用案例式的解读和对政策的点评,学员才能够听的懂。
在某大学总裁班的课堂上,我曾经用这样的方式与总裁学员进行过交流。
问:“中国房地产市场今后的走势怎样?房价还会降吗?”
我:“今后的发展方向是,房子作为生活的消费品而存在,其财富的属性正在淡化。如果十年前你说有5台小汽车,我会说你挺有钱,如果你现在说有10台小汽车,我会问你是开汽车租赁公司的吗?同样的道理,如果五年以前你告诉我有10套房子,我会说你挺有钱,如果过三年你告诉我有10套房子,我会问你,是开旅店的吗?讨论房子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从它的资产属性来看,抛开这个因素来谈,是不准确的。”
答:“老师,我听懂了,让我回去好好想想,然后,做出最终的决定。”
用简单通俗带有调侃式的语言与他们沟通时,一切的交流都会变得很简单。启发学员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进行决策,这才是听课人群所需要的,也是需要我在课堂上完成的工作。
“只顾低头拉车,不去抬头看路”,这样的税务职业经理人,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会处于不利的地步。在公司的涉税岗位上,与税局、公司内部进行有效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将会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公司的涉税岗位不仅仅是指财务部门,董事会、销售、供应、人力资源、后勤等部门也是涉税岗位。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也是公司内部税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三个卖狗人》
一个父亲想给女儿买一条狗,在这个城市里,有三个卖狗人。
第一个卖狗人说:“你看这条狗很好,好像你女儿也挺喜欢的,1000块钱,你好好再看一看。如果你喜欢呢,付1000块钱就成交了。至于狗,你也看过了,你女儿现在挺喜欢的,至于说以后怎么样,跟我就没关系了。”
父亲摇了摇头,走了。
第二个卖狗人说:“你看这条狗非常好,是英国的纯种狗,这种颜色的结合非常好,好像你女儿也挺喜欢,1000块钱,这个价格也合适,我不敢确认你女儿明天是不是还会喜欢,所以你付我1000块钱,你回去一周后,如果你女儿不喜欢了,只要你把狗狗抱回来,1000块钱我就退给你。”
父亲有点心动,接着来到第三个卖狗人面前。
第三个卖狗人说:“你女儿看起来挺喜欢的,但是我不知道你养没养过狗?是不是会养狗?你女儿是不是真正喜欢狗?但她肯定喜欢这条狗,所以呢,我会跟你一块把狗带到你家,然后在你家找到一个最好的地方,搭一个狗窝,我会放足够的食物给它,你可以喂一个星期,我还会教你怎么喂这条狗,然后一个星期以后我再来。如果你女儿仍然喜欢这条狗,这条狗也喜欢你女儿,那这时候我来收1000块钱,如果你说不喜欢,或者你女儿跟这条狗之间没有缘分,那我就把狗抱走,把你家打扫干净,顺便把味道全部清理干净。”
第三个卖狗人,简直让这位父亲两眼放光。这位父亲很痛快地买了第三个人的狗,甚至没有讨价还价的想法。
你可能经常在销售圣经上看到这样3句话:
1、必须100%站在对方的角度,走进对方的世界,深入了解对方的内心对话;
2、永远不卖承诺,只卖结果!
3、没有营销,只有人性!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郭伟课程
郭伟观点
郭伟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