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2月29日    视野论坛 杨立国     
推荐学习: 欧洲大学商学院,企业家学者学位教育领航者。翘首以盼,点燃我们学习的热情,共同探寻个人成长企业发展新思路。欢迎加入欧洲大学商学院(EU)博士学位>>
   问题A:作为财务总监,您的老板有没有说过财务算的利润和他算的不一样?
  
    问题B:作为老板,您知道财务算的利润和您心中利润差在哪里吗?


     在十来年的财务管理咨询和培训实践中,我经常感知到老板和财务部的沟通障碍,表现是:老板说的话财务听不懂,财务说的话老板听不懂或不认可。比如财务提交给老板的利润数据,老板经常不认可,而是按照自己的算法计算自己认可的利润。那么,这里面的差异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按照公式:利润=收入—成本,我们可以从收入和成本两个角度分析这个差异。
     
     一、收入的认知差异。

     1、财务部门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来确认收入。

     现实中大多在开票时确认收入,跨周期工程建造和产品生产也可能按照完工进度来确认收入;另外收入是不含税的。

    2、老板们可能按照其他条件确认收入。

     如:按照发货确认收入;按照回款确认收入等,另外老板们一般会认为是含税收入。

    3、差异解决方式:一是向老板解释会计的规则;二是在内部报告上注明多重收入数据,如发货收入、开票收入、回款收入等,便于老板理解;另外也注明含税收入或不含税收入。

     二、成本的认识差异。

    (一)成本项目的认知差异。

    1、财务部门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核算和列示成本费用项目。如营业成本(生产企业的制造成本、商业企业的购进成本、服务企业的服务产品提供成本);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准备等。

    2、老板们可能不会按照会计规则来算账。一是喜欢按照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思维模式来算账;二是对诸如折旧费、摊销费、资产减值准备等当期不花钱的项目可能也不会算入成本。

    3、差异解决方式:一是改造现有内部管理用利润表格式,按照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模式列示成本项目;二是对折旧费、摊销费、资产减值准备等非付现项目在后面单列。(关于管理用利润表格式后续另文详述)

     (二)成本核算的认知差异。

    1、财务部门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成本的核算。对于生产中的间接制造费用一般按照某一标准进行分摊,对于非生产中的间接费用列入期间费用。

    2、老板和业务部门则会认为:所有制造费用按照一个标准(如工时、重量、材料费、产值等)进行分配不合理,不准确;另外某些与产品直接相关的期间费用(如运费、销售提成等)也应算到相关产品中。

     3、差异解决方式:老板们的要求其实是合理的,因此财务部门一方面应尽量核算精细化,具备条件逐步开展作业成本核算方式,另外在内部报告中也可将某些期间费用产品化。

     因此,财务部门一定善于要站在老板的角度进行算账,提供内部管理用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数据,供老板和其他业务领导决策使用。


           作者:大财务咨询杨立国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游泳的故事》
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炮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
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点评
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杨立国课程
杨立国观点
杨立国PPT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