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价值中国      
推荐学习: 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韩秀云教授任首席导师。韩教授在宏观经济分析、西方经济学、金融以及产业经济趋势研究等方面建树颇丰,今天将带领同学们领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产业的变革方 清大EMBA总裁实战课程,欢迎聆听>>
     做总结仅仅是回忆过去,编制预算则是对未来的全面规划。由于预算最终要经由上级领导的评审,很多管理者形象地称之为“年底过堂”。一个并不夸张的实例是:一位新上任的老总因为害怕面对董事会的预算评审会,竟然请起了病假。
 
    做预算难,做好预算更难,那么好的预算究竟有哪些重要的标准呢?
 
    业务决定预算
 
    以前一谈预算,很多老总立刻感到枯燥,会说这些财务上的事情还是请CFO来做吧。但实际上,这恰恰是必须最先厘清的一个问题。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体系的最后环节,它可以从价值方面总括反映经营决策预算与业务预算的结果。因此企业的预算管理绝对不仅仅指财务预算,它实质上是从 企业战略 高度对未来一年整个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比如哪个区域市场需要格外关注?哪个产品或者产品线必须加大投入?哪项 营销 举措是为了占领市场而不仅仅是为盈利?
 
    做预算需要企业高层先定调子,然后再分解为一些大的指标,每个事业部再细分到每个具体执行部门,然后根据自己的业务进行详细规划,最终再统筹到财务部门,如果财务部门对预算有任何疑问,再进行比对和修订。因此需要强调的是,预算绝对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而是公司各个业务部的事,要做好预算首先就要与部门以及企业业务高度结合。
 
    在实践中,有很多财务部门的管理者抱怨道,明明编写预算很重要,可许多部门经理就是不买账,很多关键的数据难以收集。可仔细一调查,会发现不是这些经理不想配合,而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他们中的很多人往往都是从一线拼杀过来的,对他们来说,做战略规划难,但搞资源和关系很拿手,他们总是习惯于先做了再去想,而不是先想再做。事实上,正是业务人员的这种随机性工作,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特别是在同质化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微利时代,不管不顾的瞎打天下只能失败。
 
    但这样一来,很多部门经理会抱怨,让我们写总结容易,可去预测未来实在太困难了。实则不然,做预算绝对不是空想,而是要与业务紧密结合。以一个每年做1亿元规模的服装企业为例,如果明年它要实现2亿元的 销售 额,企业就必须在产品品类、市场开发等方面寻找实现2个亿的方法。管理者需要明晰的是,新增的1亿元在什么地方可以实现?老市场的成长性在哪里?新市场的开拓性又在哪里?
 
    首先,销售额翻倍完全依靠老市场的滚动是不可能实现的,一般情况下在老客户那里只能增长20%-30%的销售,那么,为了达成业绩翻番企业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其次,作为预算制定者首先应考虑到的是,一旦开拓新市场势必要付出金钱代价,付出的成本能否满足80%的销售增长要求?这些增长要从新市场的哪些品类、哪些产品、哪些人员中来,在什么时候才能见效?企业家和管理者对所有这些都需要学会去布局和计划 ,而不仅仅是做出简单的销售增长预测。
 
    是谁阻碍了预算的实施?
 
    那么,哪些层面又将影响预算的可行性呢?
 
    有一次笔者无意间听到两个 经理人 的对话。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没问题和有问题》
有一个企业家坐在餐厅的角落里,独自一个人喝着闷酒。一位热心人走上前去,问到:“您一定有什么难解的问题,不妨说出来,让我给您帮帮忙吧!”
    企业家看了他一眼,冷冷地说:“我的问题太多了,没有人能帮我的忙。”
    这位热点心人立刻掏出名片,要企业家明天到他的办公室去一趟。
    第二天,企业家依约前往,这位热心人说:“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企业家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热心人用车子把企业家带到荒郊野地,二人下了车,热心人指着前面的坟场对企业家说:“你看看吧,只有躺在这里的人才统统是没有问题的。
    企业家恍然大悟。请记住这样一句话:只要有问题,就有存活的希望。只要敢于正视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前进。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