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派代网 壹夢未覺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现在做仓库可能一般的公司都是采取的先进先出模式或者是随机出库模式,但不管是何种出库模式,都必然和货物本身有着千丝万缕般的联系。如随机出库模式,可能企业本身的货品在成本波动上的变化较小、无保质期或受市场因素及财务成本核算上的要求不高因素影响等。在这里就不多说了,我们直接进入主题。

原本先进先出和后进先出都是财务做账的概念,因此也决定了仓库出库的先后顺序,而现在大多数的企业在成本核算上为了规避这两种模式在成本核算上的弊端采取的都是平均加权法。那么我们出库模式和ERP系统的引进对这两种方法的出库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先进先出

这是很多企业现在在实行的,包括我现在所在的公司。它的出库优势我不想多谈。我知道很多电商公司ERP的引进采取的是批次管理,如果说采取先进先出模式出库,我很不赞成采用批次来进行管理。两个字:麻烦。如果直接按照货物入库的时间在系统中进行关联出库则会省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当然这种方法需要我们的ERP的支持,而电商的ERP则大多数弱化了仓库的很多细节上的功能。

另外,先进先出也不是万能的。特别是纺织行业、食品行业、五金家电等行业原材料受国内外的市场影响较大,价格波动也会很大(最典型的是苹果手机),如果采取这种模式会导致我们在一定的订单上亏本。如纺织服装行业某一纱线三个月前的采购价格是60元/KG,三个月后的价格是50元/kg,几份合同上的订单都需要这种原料,但是由于签署的时间跨度很长,合同的单价也不一样,这个时候如果对待每个合同所需的这种原料都采取先进先出模式那么必然会出现“亏本”,企业做账时当月的盈利就会减少。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我们要说的另一种出库模式:后进先出。

二、后进先出

有朋友说采取何种出库模式关键还是要看货品是否“放的起”,我觉得也不无道理,终究是和货品本身相关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也是不太赞成这种出库方式的,毕竟在财务上这种做账方式老早就被取代了,但特殊问题总要特殊处理,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那么它的弊端我就不多说,说一下优势,因为多是在特事特办上才用到的出库方法。

1.强制使用库存和预防产品跌价。我曾与一位朋友聊天时,他说由于用料与采购监管不当及订单预测问题导致库存偏高,老板提出将货品实行后进先出原则同时加大对相关部门和领导的货品采购与库存使用考核是否可行。我未太在意,直接说老板说的应该没错,结果半年后在次聊起此事时,朋友说因为暂时采取了后进先出原则,采购货品明显降低,库存的货品在这半年中用料达70%(以前平均库存用料不到20%),且由于是库存料对工艺要求较高,工艺流程方面也出现了很大的改进。这同样适用于我们电商(有采购的)。

2.对销售成本的直接影响。还是回到成本上面来。笔者所在的公司由于一款衣服销量远超预期,之前货品采取的是小量采购,价格较高,后来考虑到销量较大又是低价营销,只能自己做单生产,成本得到很大控制。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出现两种库存后,请问如何出库才能最大化盈利呢?肯定是出库自己生产的了,也就是后进先出,而之前的产品等到活动结束,价格上调出库,则实行了双赢。打一个比较细的比方:同一产品一次进价是100元,一次进价是50元,而此时淘宝活动卖110元一件,这个时候如把进价是100元一件的衣服卖出去,肯定是亏本的,因为还有人工费、包装费等等一些隐含的因素在里面,如果恰好是做活动还包邮,那成本又会是怎样呢?大量的赔本交易会直接导致本月账面亏损,而此时采取后进先出法则可以完成避免这种情况,等价格上调至包含隐性成本在内不亏本的时候随机出库则任何订单都不会亏本了。当然,还是需特别说明后进先出也只是特事特办。

我谈的这些都不是很全面和具体,篇幅有限、能力也有限,在后进先出中我想采取这种模式最多的就应该是卖水龙头和手机数据产品、家电企业了,大家可以在发展思维去想一下。就不多说了。

整体来讲,出库的方式有很多种,没有一种方式的出库是一直固定不变的,需要根据各种因素进行调整。可能大家会说我谈的都是和成本相关的,但是哪个公司不是为了盈利呢,并且这些出库方式本来就是为了用于财务做账的。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管仲病榻论相》
   管仲病重,齐桓公亲往探视。君臣就管仲之后择相之事,有一段对话,发人深省。桓公:“群臣之中谁可为相?”管仲:“知臣莫如君。”桓公:“易牙如何?”管仲“易牙烹其子讨好君主,没有人性。这种人不可接近。”桓公:“竖刁如何?”管仲:“竖刁阉割自己伺侯君主,不通人情。这种人不可亲近。”桓公:“开方如何?”管仲:“开方背弃自己的父母侍奉君主,不近人情。况且他本来是千乘之封的太子,能弃千乘之封,其欲望必然超过千乘。应当远离这种人,若重用必定乱国。”桓公:“鲍叔牙如何?”管仲:“鲍叔牙为人清廉纯正,是个真正的君子。但他对于善恶过于分明,一旦知道别人的过失,终身不忘,这是他的短处,不可为相。”桓公:“隰朋如何?”管仲:“隰朋对自己要求很高,能做到不耻下问。对不如自己的人哀怜同情;对于国政,不需要他管的他就不打听;对于事务,不需要他了解的,就不过问;别人有些小毛病,他能装作没看见。不得已的话,可择隰朋为相。”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