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丁大卫 《商务周刊》杂志      
推荐学习: 国学乃智慧源泉,一朝掬饮,终身受益。承载先贤之智,得大师亲传。欢迎走进“遍天下桃李万人,当代国学之塾”《中国国学百家讲堂与智慧传承班》,校友报名学费优惠26800元 人包含(参禅、问道、朝圣三次游学)中国国学百家讲堂特惠报名中>>

  近日,G20会议发表了《金融市场与世界经济峰会宣言》,其中提出,“全球主要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应改进其对证券计价的指南,尤其是对复杂金融产品的计价”。

  这一主张源自这样一个事实和背景,即2008年9月18日左右的短短几天内,花旗银行、AIG、美林集团、高盛公司、雷曼兄弟等这些原本市值高达几千亿甚至上万亿美元的金融机构“一落千丈”,有的市值甚至跌至低于公司的净资产。人们终于发现公允价值不但不公允,而且几乎将几百年辉煌的华尔街毁于一旦。

  面对华尔街即将全面崩盘,美国政府使出浑身解数,寻找原因和解救方案,最终意识到都是“市值”惹的祸。2008年10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的7000亿美元救市法案中授权美国证监会停止使用市值计算方法——这一实施多年的最重要的会计准则。10月15日,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政府同样决定修改欧盟现行会计准则中有关按市值计算资产价值的规定,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金融危机。

  不过,尽管业界普遍认为公允价值是导致此次灾难的技术凶手,但非金融专业出身的美国现任证监会主席考科斯近日在国会作证时表示,他认为公允价值并没有太大问题。我认为他之所以这样说,一是他根本不懂金融;二是因为国会要他拿出新的替代标准,而他又不知道用什么替代。如果回到账面价值,就等于取缔证券市场。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允价值”概念是由1980年代美国储蓄和房屋贷款危机而引入的,这一原则被2006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SFAS157号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推向了高潮。根据该会计准则规定,金融机构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有金融资产及其交易的计算都应是即时的市场价值,即公允价值。如果说在上一轮储蓄和贷款危机中,会计处理被指责为没能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那么在这一轮次贷危机中,会计处理却被指责为过于真实和迅速地反映金融机构财务状况。

  单从会计角度来看,157号准则本身与金融危机无直接关系,有问题的是金融机构对该准则双向和功利的态度:在金融产品价值持续上升时,金融机构乐于看到按公允价值计量而带来的益处;在金融产品价值下跌时,就转而抱怨和指责公允价值计量原则。事实上,此次金融危机的本质在于盲目金融创新的同时疏于金融监管,它的背后则是目前全球绝大多数金融从业人员根本不了解金融的属性、生态体系和系统性这三个金融规律最为核心的部分。

  万物皆有规律,金融也不例外。气象学家借助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已经能够相当准确地预测自然风暴,可以有效地减少它们带来的损失。然而,尽管全世界从事金融预测工作的精英如会计师、审计师、经济学家、风险评估师、信用评级员、金融监管人员等比任何领域都多,但面对金融风暴和金融的不确定性,人们几乎束手无策。

  尽管金融是人类创造的,属于人类意识范畴,但仍然无法摆脱天地规律之制约,也就是说,人类不能随心所欲,否则灾难无法避免。事物的发展往往是多维、全维的,金融更是如此。我们人类的肉眼看到的往往是一维、二维的,与事实存在很大差异。众所周知,次级债只是这次危机的导火索,只是美国这棵金融树上的一个分枝,即使这个枝杈不断裂,其他枝杈,如信贷市场、对冲基金、衍生证券、国债期货、个人贷款等也会断裂。一个枝杈断裂,得不到及时修复,将可能导致整棵树的倒塌。近年来,不断膨胀、失控的美国巨额赤字及金融泛滥,已经使得美国这棵金融大树严重失衡,不堪重负。当时人们之所以看不到这棵大树的严重失衡,原因是美国政府用未来和别国的钱硬把它支撑起来。如果美元能够继续保持其作为全球贸易、金融及外汇储备的唯一货币的地位,及美国这棵大树上的任何分枝不出现断裂,那么这种现象仍然可以维系。

  价值体系是整个金融和经济的命脉。原有的价值体系,尤其是金融资产价值体系完全是人为的,是导致此次危机的技术原因。这已在业界形成一定共识,但如何改?用什么代替?如何加强所谓的监管?这些都是未来全球金融重建面临的核心问题。未来的金融趋势如同树冠来自于树根、树干,金融来自于实体经济,很大程度上代表未来的发展,而我们看到的实体经济已经发生着不可逆转的改变。2009年全球金融和经济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不平衡性,整体金融资产规模进一步萎缩,价值进一步下行。在世界各国面临经济衰退和下滑的情况下,贸易保护主义很容易抬头,处理不当将会引起新的全球贸易战。也就是说,美次贷危机没有得到解决,演变为美国金融系统危机;美国金融危机没有得到解决,演变为全球金融系统危机;全球金融系统危机没有得到解决,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全球经济危机得不到解决,将演变为全球贸易危机。经济危机得不到解决,可转换为社会危机,甚至成为战争发起的根本原因。

  丁大卫,是国际著名金融专家。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两辆中巴》
  家门口有一条汽车线路,是从小港口开往火车站的。不知是因为线路短,还是沿途人少的缘故,客运公司仅安排两辆中巴来回对开。开101的是一对夫妇,开102的也是一对夫妇。 
  坐车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们长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进城往往是一家老少。 
  101号的女主人很少让船民给孩子买票,即使是一对夫妇带几个孩子,她也像是熟视无睹似的,只要求船民买两张成人票。 
  有的船民过意不去,执意要给大点的孩子买票。她就笑着对船民的孩子说:"下次给带个小河蚌来,好吗?这次就让你免费坐车。" 
  102号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带孩子的,大一点的要全票,小一点的也得买半票,她总是说,车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运公司交多少多少钱,哪个月不交足,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员民们也理解,几个人就掏几张票的钱。因此,每次也都相安无事。不过,三个月后,门口的102号不见了,听说停开了。它应验了102号女主人话: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为搭她的车的人很少。 
  点评:营销是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竞争者之间比拼的不仅仅是价格、质量和服务,还有营销哲学这样深层次的东西。102号的做法无可厚非,101号的做法似乎很傻,然而,最后却是"傻人"取得了成功,"精明的"反而做不下去了。再看看我们身边无数的"傻人自有傻福"、"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例子,其中的道理还用多说吗?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