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04日    中国经济网      
推荐学习: 百战归来,再看房地产 ;世界顶尖名校纽约大学地产学院、风马牛地产学院重磅推出。 项目专注于中国地产全产业链模式创新和细分领域前沿实战,汇聚中美两国最强师资,融入中国地产顶级圈层。 冯仑先生担任班级导师,王石、潘石屹、Sam Chandan等超过30位中美两国最具代表性的地产经营者、践行者和经济学者联袂授课。《未来之路——中国地产经营者国际课程》>>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和根本性转型,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对新时期企业财务工作进行调整完善,探索企业财务管理新思路、新举措。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我国国有企业变革 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已经发生了重大变革和根本性转型,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对新时期企业财务工作进行调整完善。市场经济下企业财务工作的基本思路应是: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贯彻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和各类企业的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企业财务工作要认真遵循这一理论体系,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有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在坚持国有控股的同时实现产权多元化,引入非公经济等战略投资者,要通过与非公经济相互参股、相互合作和整体上市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的相互融合。

遵循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和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着力引导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带动社会资源向企业集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能包揽一切,必须遵循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外经贸政策等的协调配合,确保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健康稳定运行,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更多地采用间接支持方式,通过政府信用吸引和带动社会资源向企业集聚,用较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办更大的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宏观调控目标。

调整完善财政与企业财务的关系,创新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实现管理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和广泛,如并购重组、产融结合、资本运营 、全面预算、套期保值、风险管控、绩效评价以及管理信息化等,均属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范畴。如何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是市场经济下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要构建新型财务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强化内部约束和管控,加快实现管理创新。

那么,新时期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一)加强统筹协调和配合,明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持方向和重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依据《预算法》,用于调节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强化国家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政策工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并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明确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的权益,依法向国有企业收取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这与计划经济统收统支、企业利润全部或大部上缴、亏损由国家弥补等原有状况有着本质区别。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国家作为投资者对企业投资并收取投资收益,是合理合法的,企业运用国有资本应当给予合理的回报。因此,国家从2007年开始建立并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作为制度的执行者,中央企业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促进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规模不断扩大。

(二)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变革 ,盘活国有资本存量,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目前,国有企业变革 已经进入深化和攻坚阶段。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变革 、盘活国有资本存量,是深化国有企业变革 的核心。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市场,通过整体改制上市、引入非公经济等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促进国有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形成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管理科学的国有企业内部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三)借鉴国际经验,提升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探索建立首席财务官制度,完善企业治理结构。首席财务官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物,也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在发达国家十分普遍。在发达国家,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执行官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制定、重大变革 方案的评估提供决策依据,并与首席执行官共同分担决策制定。首席财务官已成为国外企业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我们要积极借鉴国际首席财务官制度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探索建立我国的企业首席财务官制度。要明确首席财务官的资格条件、市场准入、职责权限和工作要求等,充分发挥首席财务官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中的职能作用,避免虚设成为“橡皮图章”。

(四)构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体系,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推动企业强化内部约束和财务管控,实现管理创新。实践证明,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同等重要,两者共同体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我国企业财务管理能力不强,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对企业实施财务管理能力认证,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实现财务管理标准化,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加强风险控制,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我们要积极研究构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体系,明确统一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标准、认证程序、认证方法和工作要求;要引入资产评估等中介机构,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按照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制度,对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要建立企业财务管理能力认证结果定期公布制度,促进企业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注:本站文章转载自网络,用于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立刻删除。Email:271916126@qq.com
随机读管理故事:《分工》
  一位年轻的炮兵军官上任后,到下属部队视察操练情况,发现有几个部队操练时有一个共同的情况:在操练中,总有一个士兵自始至终站在大炮的炮筒下,纹丝不动。经过询问,得到的答案是:操练条例就是这样规定的。原来,条例因循的是用马拉大炮时代的规则,当时站在炮筒下的士兵的任务是拉住马的缰绳,防止大炮发射后因后座力产生的距离偏差,减少再次瞄准的时间。现在大炮不再需要这一角色了。但条例没有及时调整,出现了不拉马的士兵。这位军官的发现使他受到了国防部的表彰。
  [分析]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科学分工。只有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才不会产生推委、扯皮等不良现象。如果公司象一个庞大的机器,那么每个员工就是一个个零件,只有他们爱岗敬业,公司的机器才能得以良性运转。公司是发展的,管理者应当根据实际动态情况对人员数量和分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否则,队伍中就会出现“不拉马的士兵”。如果队伍中有人滥竽充数,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的损失,而且会导致其他人员的心理不平衡,最终导致公司工作效率整体下降。
阅读更多管理故事>>>
相关老师
热门阅读
企业观察
推荐课程
课堂图片
返回顶部 邀请老师 QQ聊天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