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庆:把国学文化如何应用到企业当中
张文强:为什么叫求道?
李英庆:什么叫求道文化呢?就讲碰到了问题,碰到了困难。
张文强:解决办法。
李英庆:要从自我入手,所以老祖宗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张文强:是是是,这句话好像影响我们孩子。
李英庆:当我们孩子碰到问题的时候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当我们的工作上出现问题的时候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西方讲人心本恶。
张文强:听说过这个说法。
李英庆:中国它讲人心本善。
张文强:人之初性本善嘛?
李英庆:对对对,为什么西方讲人心本恶呢,因为它信仰的是上帝。
张文强:它有宗教。
李英庆:所以他讲人来到世间是代表罪恶感来的,来了之后必须不断的忏悔要改过,必须去哪里忏悔?去教堂忏悔向上帝忏悔,所以西方为什么讲有一个礼拜天。
张文强:就去忏悔?
李英庆:礼拜天的意思就是你工作了6天,你做了很多可能不好的事,内心浮躁,那么做了不好的事你要花一天的时间要去教堂去礼拜,要去忏悔净化心灵。
张文强:把自己的心灵污垢洗干净之后。
李英庆:同时要寻求上帝的宽恕,所以这个我们这个没有理解把这个礼拜天搬到我们这里来,我们现在礼拜天就休息了,就不干这事。
张文强:我想起来对于中国人来讲礼拜天好像不会去教堂,然后礼拜天只是身体上休息休息。
李英庆:说难听点可能前面的5天没干的坏事可能礼拜天去干。
张文强:存在这个问题。
李英庆:所以西方讲从小就养成了,上帝无时无刻的在看着他,有这种意识。
张文强:好像是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这种感觉。
李英庆:所以他讲的我不求爱,但是我要去爱。
张文强:我不求爱。
李英庆:我不求宽恕但是我要去宽恕。
张文强:这两句话还是很快有哲理的,就是说我不求爱,但是我要去爱别人。
李英庆:我不求你要爱我,我不求别人要爱我,但我一定要去爱别人。我不求别人宽恕我,但是我一定要宽恕别人。
张文强:我觉得这跟中国好像不太一样,我们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照您说的意思是说,西方人他的意思是说不管你要不要,我都要给你。
李英庆:他是一致的,跟中国的不矛盾,他为什么这么讲,就说别人爱不爱我是别人的事情,别人爱不爱我更一定要关心,所以要一定要去爱,一定要去宽恕,我的死亡才有新生。
张文强:听起来倒蛮伟大的。
李英庆:所以他讲的,为什么讲叫中国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是一致的,所以上帝在给我智慧,然后他不是直接给我智慧给我的问题,我把问题解决了我的智慧就有了。
张文强:那您再反过来说的话,那就是说我们在深求应该是什么呢?
李英庆:西方人从小有根深蒂固的信念也就是我们的信仰,他信仰到什么程度,他想时时刻刻上帝都在看着他,就像什么呢?就像中国讲鬼的事情,我们没办法证明鬼在哪里?也没有办法用什么现在的科学手段去看到鬼在哪?但是我们骨子里面就相信鬼的存在。
张文强:有这种敬畏之心不过分人。
李英庆:有人说我也不信鬼,但是做一个实验,一个人到一个阴雨连绵的黑暗的地方,到一个坟堆很多的去住一晚谁也不敢。就是骨子里面信那个东西这是西方人的信仰,所以他相信上帝就相信到这个程度。
张文强:这是中西方是不同的,咱们没有这方面的信仰。
李英庆:对,咱们中国不信上帝,中国信什么?中国讲人心本善。
张文强:性本善。
李英庆:中国讲信什么?信咱们的老祖宗,所以当我们的中国的孩子犯了错误,做的不好败家的时候他去哪里忏悔?到自家的祠堂忏悔,对不起列祖列宗,所以中国人的这个爱的根呢,是从孝忠产生的。
张文强:中国的爱的根是从孝。实际上他就是往上小去诉求。
李英庆:所以我们中国的孝里讲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什么意思?就讲亲生之膝下这孩子还在膝盖底下表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以养父母日严要树立起父母的威严和尊严。
张文强:要敬畏之心?
李英庆:对,敬畏之心,圣人因严以教敬通过这种威严和尊严去培养孩子的恭敬心,所以老祖宗讲千教万教教恭敬,所以老祖宗讲叫相夫教子,现在人说糟粕。第一个相的意思就是偶像。
张文强:树立一个感觉。
李英庆:偶像在家里俩夫妻要配合妈妈要帮爸爸树立成全家的偶像。
张文强:就一个榜样。
李英庆:如果说以前讲的三纲,纲就是偶像的意识,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丈夫要做妻子的榜样,纲是榜样,所以一个人的智慧从哪里?一个人真正在这种改变自己的这种动力和信心从哪里来?从惭愧心生起。比如说我到学校读书的时候,我没有认真学,我时时刻刻想到父母对我那么好,老师对我那么好,没有学、没有认真学没有遵守纪律我觉得我很惭愧。
张文强:所以您觉得是从这个角度。
李英庆:从这个开始,中国人是讲这个,惭愧是什么?从恭敬心开始,就恭敬父母,所以一个孩子对父母不恭敬,这个孩子没有快乐,对老师不恭敬这个孩子不会认真 学习,往后走出来工作对领导不恭敬这个员工不会干好工作。
张文强:我理解您的意思,这个倒真是好像现在对独生子女,我看很多的小公主、小皇帝这种感觉没看出对父母。
李英庆:没有恭敬心,没有恭敬心所以老祖宗讲的叫敬其父则子愿,什么意思就是作为子女对父,这个父就是父母的意思,这个孩子对父母恭敬这个孩子是很快乐的。
张文强:所以我看您做的这个事业当中有一大块要强调这个家庭、儿童、子女这一块的教育,希望从这个根源开始。
李英庆:必须从这个根开始做过,圣人因严以教敬,通过这个威严和尊严培养起孩子的恭敬心。
张文强:我很好奇,你怎么去培养子女这一块的教育,是不是从根源开始做起?
李英庆:必须要从根开始做起,圣人因严以教敬,通过威严和尊严培养起孩子的恭敬心。
张文强:我很好奇,就是说你怎么去培养比如小孩教他听父母话,你就必须得听父母的吗?孩子会听您的吗?
李英庆:从小要培养啊,从小怎么培养呢?这个父母和老师就涉及到如何培养父母这个孩子的孝心,也是有两大要素,第一个我们讲的道理,道理是什么呢?把这个做人做事的道理要给孩子学生讲明白讲清楚,这个道理在哪?这个道就是规律,把这个规律原则,规律比如说老祖宗讲爱人者人很爱之,敬人者人很敬之,这个是规律。
张文强:你要爱别人,别人也会爱人尊敬别人、敬畏别人,别人也会对你有敬畏之心。
李英庆:所以为什么把做人做事学习这个道理给孩子讲清楚,孩子有明理吗?
张文强:就是说假如说希望得到更多人的爱,假如说得到更多的尊重,你就先去爱别人然后尊重别人。
李英庆:这个道理在哪里?就是在老祖宗的圣经里面,他讲的清清楚楚,所以这个父母首先要学,老师要学,所以这叫学高为师,第二一个就讲道力。
张文强:吓我一跳,我以为什么倒立呢?
李英庆:这个道力什么意思,就是这个父母、老师要把做人做事的道力给孩子讲清楚,讲完了之后父母、老师要做给孩子看啊,做榜样。
张文强:不能光讲道理要给他做榜样。
李英庆:比如说我们要讲孝道,父母首先要孝顺你的父母。
张文强:你光要求他了,你没要求自己不行。
李英庆:我们跟孩子说你要团结同学,父母在单位要团结同事,父母要尊重长辈,我们作为成人在单位也要尊重领导。
张文强:不过我倒想跳一下,毕竟我们谈的是商界吗?好像您讲这些道理我觉得好像很多东西是相通的,就是我们教育子女跟教育员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反过来说在教育员工的时候让他有这个敬畏之心要有这种爱心,是不是比如说也需要先给他讲道理然后再道力,然后再做榜样。
李英庆: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到单位领导是下属的榜样,所以我们现在为什么这个企业这一块,员工很多出了问题,出了问题就是也是这个道理,第一个员工不明白道理。
张文强:一个是员工不明白这个道理。
李英庆:他不明白这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我们现在成年人从小这个教育也丢失了,这个孝道丢失了。
张文强:其实我想起来,尤其是像比如说70后、80后,这一代人的话这一块的缺失可能更严重一点,好像现在的小朋友们,应该说还有这方面的意识,家长已经在醒悟了,但是60、70、80我觉得是最惨的,那个时候完全没有这个概念,我记得我30多岁的时候才完整的看一遍三字经,特后悔,我说这个应该是从小看,从小看的话可能对我帮助会很大。
李英庆:我们企业培训也是很多往外求。
张文强:是是是,对对对,学西方的。
李英庆:学西方往外求,所以现在很多人所谓的成功与培训,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
张文强:说句题外话,你觉得他这个有没有道理还是说他到底这个作用力在哪?是通过这个也好像有点功效。
李英庆:按理说这个是不对的,首先做任何事要看人的起心动念。
张文强:了解了解,是看你的善念还是恶念?
李英庆:我的善念在的时候所有的东西到这里来就有用,所以我们讲有句话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理解,就给他一条鱼,不给他一个打鱼的方法。
张文强:理解也就是说像这种成功学的东西可能交流的是一些方法,但是它没有这个从本心的入手的话,从这个角度入手可能会走偏。
老板叫一员工去买复印纸。员工就去了,买了三张复印纸回来。老板大叫,三张复印纸,怎么够,我至少要三摞。员工第二天就去买了三摞复印纸回来。老板一看,又叫,你怎么买了B5的,我要的是A4的。员工过了几天,买了三摞A4的复印纸回来,老板骂道:怎么买了一个星期,才买好?员工回:你又没有说什么时候要。一个买复印纸的小事,员工跑了三趟,老板气了三次。老板会摇头叹道,员工执行力太差了!员工心里会说,老板能力欠缺,连个任务都交待不清楚,只会支使下属白忙活!